“措施優化后,整整1個多月來,我院的診療布局也在不斷動態調整。一直到現階段,我們仍然在門診、住院區域為新冠孕產婦單獨配備‘陽性區域’。”上海美華婦兒醫院副院長劉英姿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春節期間,有30多位孕產婦在該院順利安全分娩,“一些海外國家疫情反復,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動態化地調整醫護人員排班和孕產婦醫療模式,將成為下階段工作的常態。”劉英姿說。
(資料圖片)
“前一段時間,前來就診的孕產婦數量減少了一半,她們要么感染了新冠來不了,要么是陰著不敢來。但最近兩周,就診數量逐漸提升,一切正在逐步恢復中。”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學科帶頭人段濤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家接受了疫情是一個常態化的事情,“盡管陽康了,在3至6個月內,仍然要做好自我防護。”
記者日前從上海市衛健委了解到,1月22日至27日(大年初一至初六),上海共有1132個“兔年寶寶”誕生。
孕產婦更需“心理保護”
作為脆弱人群,對于孕產婦的保護實際上更偏向一種人文關懷。
劉英姿說,此輪疫情下,她和團隊面臨不少兩難的抉擇,但也由此積累了公共衛生應急方面的經驗,“雖然世界衛生組織說到了孩子分娩出來以后,母親只要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寶寶被感染的概率不是特別高,但很多媽媽并不這么認為,她們心里很擔心寶寶會變成陽性,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也做了應急的預案。”
“在醫療機構不要求核酸證明后,我們還是做了陰陽分區的設置。”劉英姿說,一方面,醫院分別設立2樓、6樓作為陽性、陰性孕產婦的問診與等候區域,避免交叉感染;另一方面,在住院上,單獨辟出15樓、5樓作為陽性、陰性孕產婦的分娩區域,“15樓設置有套房、LDRP(家庭化分娩區),陽性孕產婦可以在這一獨立空間完成從產前到產后的全流程。”
劉英姿進一步強調,動線圖的設計在陰陽區域規劃中也起到重要作用。“比如,陽性、陰性孕產婦有獨立乘坐的電梯,每一位陽性孕產婦抵達相應樓層后,電梯要進行消殺,而陰性孕產婦,其乘坐的電梯則間隔2小時消殺一次。此外也要求醫護做好嚴格個人防護,包括N95口罩的佩戴等,這能盡可能地延緩醫護感染的時間。”
“事實上,這期間我們也向孕產婦做過一個陰陽區域劃分的意見征詢,從反饋來看,3年來陰性、陽性的概念在大家腦海里植入較深,換另一種方式問診還需要一定的過渡期。” 劉英姿說,這一過渡,就是3個星期。
“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一帆風順。”美華醫療集團兒科運營負責人林麗君也告訴記者,她們曾接到過一些孕產婦看似“無理”的要求,“此輪新冠疫情高峰期間,有孕媽媽幾小時前臨時從其他醫療機構轉來我院,希望能有陰性醫護人員在更好的環境下為其分娩;甚至還有孕媽媽將出生1個月多月的嬰兒抱來醫院,由于家長大人全陽性了,怕嬰兒感染,希望我們一定要收下照顧。
“在最緊急和忙碌的那段時期,我們面臨著許多‘抉擇時刻’。” 林麗君說,這種抉擇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我們按照原有的標準和流程走,但病人你的感受和我們沒有關系;第二種是我們可能會很費勁、很累,但能讓病人感受到我們在乎你的需求點。我們一直在爭取做到其中的平衡。
林麗君說,第一種情況下,標準和流程很對,我們沒有任何錯,但客戶當時的感受度很差,那就屬于不及格;第二種情況下,雖然我們會很麻煩,折騰且要花費很多人力物力,但孕媽媽和家人開心了,體驗感上去了,“我們醫院的整體原則是向第二種情況靠攏。”
孕產婦并非新冠高危人群
從此輪疫情來看,有婦兒領域專家表示,由于孕產婦普遍年齡不大,除非是高齡產婦或有一定基礎疾病的,她們并不是新冠高危或風險人群。
作為業界權威婦兒專家,段濤在放開之后的一系列婦產科醫生線上培訓會上都強調新冠孕產婦救治的兩項原則,“第一,是要從即刻起做好思想準備,忘掉過去3年所有對于防控的嚴格要求,且戰且變,做好變通;因為一旦病人涌來,仍然按照過去穿‘大白’去應對肯定行不通。第二,對孕產婦這一脆弱人群,要從防感染轉向防重癥。”
作為一婦嬰學科帶頭人,段濤在此輪疫情最為嚴重的1個多月里仍然堅持門診。
段濤也為記者分析,從臨床情況來看,由于孕產婦年紀較輕,在新冠感染這一層面上來看,體征正常的孕產婦其實并不能算是高危人群;除非孕產婦有基礎疾病,而一旦她們發現有加重的癥狀,也會第一時間去綜合醫院,“我們幾乎沒有遇到孕產婦急危重癥的情況”。
段濤表示,以婦幼專科醫院的角度來看,其在疫情期間面臨的重癥挑戰會稍小一些,處理得更多的,是新冠感染后體溫無法穩定控制的病人,“尤其是處于早孕期的媽媽,如果發燒到38.5度以上且一直降不下來,發生胎停的概率會在10%~15%,這是個不小的概率;而處于中、晚孕期的媽媽,也會有死胎發生的風險,這才是大家較為擔心的。”
事實上,對于孕產婦的新冠救治,中華醫學會圍產分會于2023年1月17日發布《孕產婦合并新冠病毒感染診治指南》(下稱《指南》),從診斷標準,重癥識別與處理,孕期保健,住院分娩,新生兒的處理,心理指導與支持等角度給予了科學、規范的處置指導。
《指南》稱,孕晚期有以下指標變化應警惕及發生重癥的可能,包括:低氧血癥或呼吸窘迫進行性加重,指氧飽和度、氧合指數惡化或乳酸進行性升高,外周血淋巴細胞計數進行性降低或炎癥因子如白細胞介素-6、CRP、鐵蛋白等進行性上升等。
那么,對于基層婦產科醫生來說,有哪些簡易、適用的救治方法?而下階段各醫療機構又該如何應對?
段濤總結稱,孕產婦新冠診療與救治要注意幾點:第一,如果病人發燒超過38.5度且持續超過48或72小時(不要等到超過39度),就應該早點干預,這時孕媽媽的心率、呼吸頻次會明顯加快,有些人氧飽和度值也會下降。第二,持續監測病人和胎兒的心跳。感染新冠后,對于孕產婦來講,一旦發燒到38.5度以上,不但孕媽媽的心跳會加快,胎兒心跳也會加快,一般正常水平在110~150次/分,如果胎兒心跳到了170~180次/分,就會比較危險,需要早點降下來。
劉英姿則稱,下階段,面對可能到來的后續疫情,首先,要優先保障醫護人員健康,定期開展院感控制培訓,增強醫護人員自我防護能力和意識,降低醫護人員感染風險,減少傷病減員;科學安排工作時間,動態輪崗排班。其次,則是加強醫療物資儲備,病區、床位、藥品、防護物資充分提前應對,保障供應。再次,要進一步優化就診流程,包括門診住院等有條件實行分區診治,減少院內感染發生;加強主診對孕媽媽的關心,增加線上溝通,合理安排就診時間等。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