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A股呈現震蕩爬升態勢,雖然有春節假期因素存在,但各大指數均錄得不俗漲幅。截至1月20日收盤,上證指數月內漲5.68%,深證成指漲8.76%,創業板指漲10.19%。
(相關資料圖)
在剔除最近半年上市的新股后,截至1月20日收盤,1月份十大牛股中7只個股漲幅超過50%,漲幅最大的個股漲超100%。
NO1、通達動力 106.71%
特高壓概念股,主要漲幅來自月初的一波九天7板直線拉升行情。但根據公司的最新公告,2022年1-9月公司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鐵芯的總銷售金額為2.34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17.25%,其中對比亞迪營收占公司營業收入的7.75%,目前市場傳聞的輪轂電機與公司有生產合作、公司中標"仰望"車型等消息,與事實不符,公司與比亞迪的合作沒有發生新的變化。此外,2022年1-9月,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42.52%。
NO2、恒久科技 82.29%
數字經濟概念股,主要漲幅來自月中的一波七天6板直線拉升行情。公開資料顯示,公司主營業務為激光OPC鼓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但2022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去年前三季度營收為1.19億元,同比下滑29%,凈利潤135.9萬元,同比增長111.8%。
NO3、財富趨勢 76.28%
金融軟件概念股。行業消息面,中證協向券商下發的《網絡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計劃(2023-2025)》征求意見稿顯示,鼓勵有條件的券商未來3年信息科技平均投入金額不少于平均凈利潤的8%或平均營業收入的6%,有條件的券商積極推進新一代核心系統的建設,開展核心系統技術架構的轉型升級工作。公司最新的業績預告稱,預計2022年凈利1.16億元-1.64億元,同比下降41.7%-58.71%。公司部分投資產品未正常兌付本息,公司將部分投資產品的公允價值進行大幅調減;受疫情影響,公司部分客戶存在無法進場,項目結算、收款延遲。
NO4、通達股份 71.11%
電纜概念龍頭股,月中錄得六天5板。通達股份主營電線電纜和航空零部件精密加工;公司近日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歸母凈利潤0.9億元-1.2億元,同比上升268.66%-391.55%;主要原因系公司主營業務訂單快速增長,新產品科研進展良好,使得產品銷量同比大幅增長;公司積極推進降本增效,使得線纜產品毛利率提高。
NO5、金發拉比 56.99%
嬰童概念股,月中錄得六天5板。公開資料顯示,公司主營業務為嬰幼兒消費品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去年三季報顯示,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030.9萬元,同比增長56%。公司最新發布的異動公告稱,公司股票交易價格連續3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公司股票交易屬于異常波動。本次股票異常波動期間,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林浩亮于2023年1月17日減持49.04萬股公司股票。
NO6、中遠海科 51.55%
國資云概念股,月內漲幅主要來自于兩波3連板行情。公司主營業務為從事智能交通系統、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的高新技術產品開發、生產和系統集成。機構表示,在交通強國和新基建政策加持下,高速信息化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行業景氣。申港證券認為,新一輪交通信息化建設浪潮已然開啟,以交通強國和新基建為代表的政策組合將推動行業快速發展。
NO7、中航產融 50.61%
多元金融概念股。公開資料顯示,中航產融隸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是中航工業重要的金融平臺。公司主要從事證券、租賃、期貨、信托、財務公司等金融股權與實業(財務性)股權投資業務。三季報顯示,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8.7億元,同比下滑36.4%。
NO8、奧聯電子 48.45%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概念股。公司最新公布的機構調研活動信息表稱,選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其制備裝備的研發生產,是公司在新能源產業鏈上的戰略延伸,和公司目前的新能源汽車電子不沖突,都是基于公司戰略和業務發展的需要,有利于公司加快新能源產業布局,實現新的業務增長點。三季報顯示,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2090.7萬元,同比下滑33%。
NO9、凱爾達 45.16%
信創概念股,公司最新公布的機構調研活動信息表稱,公司自主機器人主要定位中高端市場。相比競爭對手,公司工業機器人軟件、核心算法及硬件等關鍵技術均為公司自主研發、自主可控,公司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整機技術和公司自主研發的伺服焊接技術,整體技術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公司自主機器人今年年初至今市場接受度、認可度持續提升,銷售情況良好,自主機器人占對外銷售機器人臺數比例穩步提高。目前,公司在量產能滿足焊接機器人市場主要需求的自主機器人KR1440、KR2010后,又量產了額定負載25kg的新型多功能機器人KP25。
NO10、羅曼股份 43.73%
游資炒作概念股。公司最新的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關注到近期“羅曼股份所屬新能源汽車概念”的媒體報道。公司主營業務為景觀照明整體規劃和深化設計、景觀照明工程的施工以及遠程集控管理等景觀照明其他服務,不涉及新能源汽車業務。除此以外,公司未涉及其他媒體報道、市場傳聞或市場熱點概念。2022年三季報亦顯示,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823萬元,同比下滑88.8%。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