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金額至少超過6000萬元的資金,以業務外包、設備及軟硬件采購款、可轉債投資等名義,支付給了合作方之后,最終流向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卻在長達四年的時間里,始終未對外披露。
(資料圖片)
塞力醫療(603716.SH)1月18日披露,1月16日,因關聯交易、對外提供財務資助、股權轉讓回購條款未披露,該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溫偉,以及多名時任高管和現任高管,被湖北證監局責令整改,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第一財經梳理發現,2018年至2022年6月,塞力醫療向關聯方提供的多筆資金,被轉移到溫偉手中,但當時卻并未披露。其中,一筆金額3000萬元的可轉債投資,在投資對象業務快速增長之際,被塞力醫療收回。而被投資的這家公司,也是將從塞力醫療收到的資金,轉給溫偉方面的主體之一。
不僅如此,2020年7月到2022年上半年,塞力醫療還以合作設立子公司、采購原料為名,向多家企業提供借款、采購款等資金,部分資金至今尚未收回。而這些合作對象中,部分2021年的社保參保人數為0,塞力醫療合作時,可能并沒有實際運營和開展業務,甚至成立前就與該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公司。
多筆資金暗中流向大股東
根據湖北證監局出具的責令整改決定書,2018年至2022年6月,塞力醫療存在向關聯方和合作方提供的資金,被轉移到塞力醫療控股股東賽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下稱“賽海健康”)及實際控制人溫偉手中的情況,性質為關聯交易,但該公司當時卻未披露。
塞力醫療在1月18日的公告中稱,武漢聯智賽維醫療服務有限公司(下稱“聯智賽維”)、力邇斯區塊鏈安防科技(武漢)有限公司(下稱“力邇斯”),一直與公司有業務合作。上述期間,兩家公司多次接受溫偉的委托,將從塞力醫療收到的業務預付款、投資款及借款,部分分直接、間接拆借給賽海健康,但兩家公司與塞海健康、溫偉的非經營資金往來,以及與公司的經營往來款金額、性質尚待進一步核實。
塞力醫療向聯智賽維、力邇斯提供的資金,名義上包括業務外包、設備及軟硬件采購款、可轉債投資等方式。
根據披露信息,從2019年開始,塞力醫療與聯智賽維合作,將為醫院提供的設備整體維修、設備管理服務等業務,外包給聯智賽維。2019年9月底,塞力醫療將設備維修業務,以400萬元/年的價格,全面委托給聯智賽維,合同期限為三年。2020年,塞力醫療還將打包設備需要集中批量處理業務,以80萬元的價格,外包給聯智賽維。
與力邇斯的業務往來,則集中在支付設備及軟件采購上。塞力醫療稱,該公司及子公司委托力邇斯開發電子病歷項目,同時采購一體機安防設備。截至2022年8月,對方已交付21臺設備。
此外,2018年至2021年期間,塞力醫療還多次向聯智賽維、力邇斯提供短期資金拆借。塞力醫療稱,截至2022年12月底,兩家公司已結清上述短期借款,但沒有公開具體金額。
塞力醫療與兩家公司更多的資金往來,是以可轉債名義提供的借款,金額合計達到5000萬元。
披露顯示,2020年,塞力醫療以6.8%的利率,以可轉債的名義,向聯智賽維提供3000萬元資金。雙方當年簽署可轉股債權協議后,塞力醫療于2020年12月向聯智賽維匯款1000萬元。2021年,雙方協商一致,將2020年的借款轉為可轉股債權。
在相近的時間里,塞力醫療以同樣的方式和利率,于2020年12月10日向力邇斯借款2000 萬元,借款期限至2021年12月31日,后來雙方又將借款期限延至2022年12月31日。
塞力醫療在最新公告中稱,2022年8月,該公司向聯智賽維、力邇斯提供的上述借款,已經全部收回,雙方在當年8月11日已退回全部資金。
而該公司2022年6月對上交所問詢函的回復則顯示,公司控股子公司奧申博向聯智賽維提供900萬元借款用于設備維修及后續商業合作。截至回復函簽署,該公司已向聯智賽維、力邇斯發函催款。
投資對象高速增長時收回資金
公開信息顯示,聯智賽維成立于2017年11月,力邇斯成立于2018年9月,自然人曹佳100%持股。也就是說,塞力醫療提供資金時,兩家公司成立時間都不到一年,力邇斯甚至剛剛成立。
聯智賽維的股東為普技(上海)企業、武漢禾赟兩家企業管理合伙企業,兩家企業持股比例分別為75%、 25%;力邇斯由自然人曹佳100%持股。從表面上看,聯智賽維、力邇斯與塞力醫療也不存在直接股權、人員等聯系。
既然如此,塞力醫療為何要向兩家公司提供大筆資金?塞力醫療稱,基于溫偉對兩家公司具有實際影響力,因此擬納入關聯方范圍。
塞力醫療還稱,當初通過可轉債投資聯智賽維是看好聯智賽維專業維保能力及與公司集約化業務的 契合性,希望以資金及資源投資參股聯智賽維,助其做大并走資本市場道路,同時增強客戶黏性。
根據可查信息不完全統計,聯智賽維成立以來的53名客戶,基本都是二、三級的大中型醫院,不少來自湖北省內,武漢和省內襄陽、宜昌、十堰、荊州等多數地市的大型三甲醫院占有相當比例。
2022年,聯智賽維的收入增長較為迅速。上述可查信息顯示,該公司2022年共有17家客戶,2021年則為16家。而此前數年一共只有20家。
扣除兩家未披露金額的客戶, 2022年,該公司向13家客戶的銷售額接近2280萬元。而在2021年,除了一家未披露金額,該公司向15家客戶的銷售額還不足1600萬元。據此測算,該公司2022的銷售額,至少同比增長了40%以上,比2020年全部可統計銷售額也增長了35%左右。
然而,就在聯智賽維業務快速增長之際,塞力醫療卻選擇收回資金。該公司在18日的公告中稱,收回在聯智賽維的投資的原因,是該公司成長緩慢。
與投資聯智賽維、力邇斯一樣,被隱瞞的還有塞海健康的股權轉讓。2022年7月25日,賽海健康將持有的塞力醫療1227.95萬股、占比5.99%的股份,作價1.48億元,轉讓給自然人黃劍鋒。同日,賽海健康與黃劍鋒簽訂補充協議,約定賽海健康有權在出售日起滿183 個自然日后的182個自然日內,回購出讓的股票,未在約定期限內回購權,視為自動放棄回購權。但塞力醫療披露時,未將補充協議一并進行披露。
與多家疑似空殼公司合作
除了大量資金流向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賽力醫療還以合作開拓業務的名義,對外提供多筆財務資助,部分部分迄今尚未收回。然而,塞力醫療自己的資金并不充裕。
為了降低財務成本,2022年1月,該公司還將5000萬元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根據湖北證監局調查,2022年上半年,未經董事會審議通過的情況下,賽力醫療就向上海嵊籃化工有限公司(下稱“嵊籃化工”)、北京塞力斯川涼慧醫科技有 限公司、連州塞力斯博宏區域醫學檢驗有限公司、濟寧市慧澤管理咨詢有限責任 公司等主體提供借款,且發生時也未披露。
而這些所謂合作方,部分與塞力醫療合作時,可能并沒有實際運營和開展業務,甚至還沒有成立。
2022年1月,塞力醫療全資子公司塞力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下稱“上海塞力斯”)以生物酶原料采購預付款的名義,向嵊籃化工提供借款5665萬元。因疫情影響,嵊籃化工未順利開展原材料進口業務。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嵊籃化工向上海塞力斯歸還了全部借款。
嵊籃化工成立于 2020 年 6 月,以批發業務為主業,由盧詠梅、劉翠平分別持股 70%、 30%。按照塞力醫療的說法,為充分利用進出口渠道和政策優勢,上海塞力斯的計劃采購生物酶原料用于生產新冠抗原檢測試劑,而嵊籃化工有生物酶原料的采購渠道,上海塞力斯通過訪談認為其渠道優勢明顯,為保證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生產可持續性,遂向付嵊籃化工支付了上述預付款。
嵊籃化工上述優勢是否真的具備上述優勢存在疑問。根據第三方信息,去年3月提交的2021年年報顯示,該公司的社保參保人數為0。股東盧詠梅、劉翠平也沒有其他企業任職經歷。
相對于嵊籃化工的借款,塞力醫療與上海上荊商務咨詢有限公司(下稱“上荊商務”)的合作,可能面臨著實際風險。
按照塞力醫療的說法,為了在四川涼山地區開展醫療檢驗集約化運營、醫 用耗材集約化運營服務以及智慧城市智慧醫療試點業務,該公司與上荊商務共同成立北京川涼慧醫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川涼慧醫”),雙方分別持股40%、60%。項目的運營、開拓資金由塞力醫療負責提供。
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1 月,該公司累計向川涼慧醫提供借款 5000 萬元,年利率為 6.5%。按照約定,業務落地后,川涼慧醫將借款退回, 并轉為對涼山項目子公司的投資。上海上荊則將持有的川涼慧醫股權質押給塞力醫療,但截至披露,川涼慧醫尚未退回借款。
可查信息顯示,2021年9月22日,塞力醫療、上荊商務共同成立了北京川涼醫慧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金5000萬元,雙方出資額分別為2000萬、3000萬元。但2021年年報顯示,雙方在川涼醫慧的出資額均為認繳,實際出資額亦為0,而且川涼醫慧的社保參保人員數量也均為0。
在川涼醫慧出資60%的上荊商務,同樣有些形跡可疑。塞力醫療2022年6月8日回復上交所問詢時稱,上荊商務截至當年3月底的總資產約7500萬元,運營總成本約342萬元。但該公司提交的2021年年報顯示,其社保參保人員同樣為0。
更為離奇的是濟寧慧澤。根據塞力醫療披露,濟寧慧澤成立于 2019 年,由自然人方峰持股100%持股。
然而,早在該公司還未成立的2018年5月,塞力醫療就與其共同成立了濟寧市康之益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下稱“康之益”),并分別持股40%、38%。2022 年 3 月,康之益將200萬元資金借給濟寧慧澤。不過,同年8月16日,濟寧慧澤歸還了借款。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