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增強,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全年保持了總體平衡,全年銀行結售匯和涉外收支均為順差。
外匯收支實現雙順差
(資料圖)
1月18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12月及全年銀行結售匯和銀行代客涉外首付款數據。全年來看,這兩個外匯收支的關鍵數據實現雙順差,順差規模分別為1073億和763億美元。這體現了2022年我國外匯市場供求總體保持基本平衡。
實際上,整個2022年,內外部環境復雜多變,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增強。在這樣的背景下,外匯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外匯市場預期總體平穩,市場交易理性有序。”具體體現在,遠期和期權市場反映人民幣匯率預期的相關指標變動幅度可控,沒有出現持續較強的單邊走勢。
數據顯示,2022年結匯率(即客戶向銀行賣出外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67%,較2021年提升1個百分點。企業積極使用自有外匯對外支付,持匯意愿較為穩定。2022年11月末,企業、個人等市場主體的境內外匯存款余額6396億美元,較2021年末下降562億美元。
王春英表示,“貨物貿易、外商直接投資等資金流入發揮了穩定跨境資金流動的主導作用。”2022年,我國貨物貿易跨境資金凈流入規模創歷史新高,較2021年增長45%。外商直接投資資本金項下資金凈流入保持較高規模,顯著高于疫情前2019年水平。
另據商務部統計,1-11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1781億美元,同比增長12%。王春英認為,這說明我國經濟發展前景以及巨大消費市場對外資吸引力仍然較強。
另一個重要的變化是,近期境外投資者持續恢復對我國證券市場投資。據外匯局統計,2022年12月,境外投資者凈增持境內債券和股票分別為73億和84億美元。從最新的市場數據看,近期外資參與境內證券市場保持活躍,2023年1月上半月凈買入境內股票、債券合計約126億美元。
兩個“韌性增強”
總體而言,2022年,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下,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總體經受住了考驗,人民幣匯率在全球主要貨幣中表現相對穩健,跨境資金流動更趨平衡。
分析背后的原因,王春英表示,這主要得益于兩大支撐因素,表現為兩個“韌性增強”。
一方面,國內經濟尤其是涉外經濟發展韌性增強,國際收支穩健運行得到有力保障。首先,經常賬戶、直接投資等基礎性國際收支順差發揮了穩定跨境資金流動的主導作用。
另一方面,外匯市場韌性增強,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得到較大提升。一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完善,匯率彈性逐步增強,有助于及時釋放外部壓力,調節國際收支的自動穩定器作用更加明顯。二是人民幣在跨境使用中的占比不斷提升,有助于降低跨境交易的貨幣錯配風險。2022年,人民幣收支在我國跨境收支中的占比接近50%,較2016年提升20多個百分點。三是市場主體主動管理匯率風險,更多開展套期保值操作,對匯率波動的適應性明顯增強。2022年,企業外匯套保比例為24%,較2016年提升11個百分點。此外,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不斷完善,為跨境資金平穩流動、外匯市場理性交易提供良性健康的市場環境。
展望2023年,外部環境仍存在不確定性因素,外匯局表示,國內經濟有望總體回升,我國外匯市場有基礎、有條件保持平穩運行,跨境資金流動將更加穩定。
這體現在,一方面,經常賬戶將保持合理規模順差,繼續處于均衡區間。另一方面,資本項下跨境資金流動有望更加穩定。
“在我國經濟增速企穩回升、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增強,以及人民幣資產避險屬性凸顯等因素支撐下,外資將繼續穩步投資我國證券市場。”王春英表示。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