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國家發改委新年首場新聞發布會聚焦穩物價。如何看待當前的物價形勢,如何做好今年的穩物價工作,如何保障春節期間重要民生商品價格穩定?發改委一一回應。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萬勁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受豬肉消費較往年偏弱、生豬供應階段性增加等因素影響,近期國內生豬價格有所回落。各方分析認為,當前國內生豬產能總體處于合理區間,預計2023年價格波動幅度會比2022年小一些。
萬勁松表示,展望2023年,盡管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可能高位波動,輸入性通脹壓力仍然存在,但我國物價保持平穩運行具有堅實基礎。糧食生產連續豐收,生豬產能合理充裕,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基礎能源保障有力,保供穩價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繼續保持物價總體穩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國家統計局12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0%。
萬勁松表示,2022年,我國物價總水平持續平穩運行,國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單月漲幅始終運行在3%以下,全年上漲2%,大幅低于美國8%左右、歐元區8%以上、英國9%左右等發達經濟體漲幅,也明顯低于印度、巴西、南非等新興經濟體7%-10%(1-11月份)的漲幅。
2022年國際能源供需形勢復雜嚴峻、價格大幅上漲,多個國家遭遇能源危機。我國是能源消費大國和進口大國,國際沖擊疊加極端天氣頻發,能源保供穩價面臨較大風險挑戰。
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持續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基礎上,創新機制、穩定預期、加強監管“三箭齊發”,以煤炭為錨著力保持能源價格總體穩定。2022年1-11月,美國、歐元區CPI中能源價格同比分別上漲約27%和38%,而我國CPI中居民水電燃料價格僅上漲約3%,汽柴油價格漲幅也明顯低于美歐。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2023年要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
臨近春節,如何采取措施保障節日市場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牛育斌表示,春節是我國重要傳統節日,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此前工作基礎上,結合形勢發展變化,近期又會同有關部門對節日期間保供穩價工作進行了再部署、再安排。
一是強化監測分析預警。指導各地密切監測居民消費市場運行和價格變化,跟蹤返鄉、旅游人員流動情況,分析研判對城鄉重要民生商品市場的影響,及時發現苗頭性問題并作出前瞻性安排。
二是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指導各地積極發揮保供穩價主體作用,梳理本地重要民生商品產需、儲備等情況,提前做好充實儲備、產銷銜接和應急預案等準備。
三是確保貨源充足。指導各地加強貨源調配,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商超等骨干流通主體加大提前備貨、鋪貨力度,豐富品種選擇。
四是強化市場監管。加強重要民生商品市場巡查檢查,引導和倡議市場經營者守法合規經營,嚴厲打擊哄抬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維護正常價格秩序。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