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分子藥?GPCR在新藥研發過程中扮演什么角色?AI和量子計算技術會不會成為創新藥領域的顛覆式技術?
《科技予錄》第一季系列微博連麥第三期,第一財經主持人江予菲連麥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副研究員、第二屆“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領計劃”獲獎者莊友文,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研究員、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1月11日19:30,從小分子藥聊聊創新藥研發新模式。
(資料圖片)
?什么是小分子藥?和大分子藥有什么區別?
莊友文:小分子藥就是相對分子量比較小的一類藥物,其藥物分子都是一些簡單結構的化合物。小分子藥和大分子藥都可以應用于抗腫瘤、抗心腦血管疾病等疑難雜癥。
相對來說,生物大分子藥更安全,和身體的生物相容性更好,副作用會更低;小分子藥物則通常是信號傳導抑制劑,它能特異性地阻斷腫瘤生長、增殖過程中所必需的信號傳導通路,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從人體吸收來看,相對來說小分子藥物更容易給藥。
?GPCR是什么?在新藥研發過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莊友文:GPCR即G蛋白偶聯受體,GPCR是人體中分布最廣泛、地位最重要的膜蛋白受體家族,它參與了一系列的生命活動,比如感知、免疫信號應答、神經信號傳導等,有些GPCR還參與到了病毒入侵的過程,所以研究GPCR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有100多種GPCR被應用到藥物開發階段,GPCR為靶點的藥物約占已上市藥物總數34%,足以見得GPCR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藥物靶點。
所以,研究GPCR的結構藥理以及GPCR的靶標和藥物分子之間的構效關系就變得尤為重要,探索這些機制可以使我們在新藥開發的過程中,針對性地去設計藥物分子。這就好比我們到達了一個陌生的地方,有一張明確的地圖在手中。
?有沒有方式可以加速新藥研發的進程?
莊友文:現在其實有很多方式可以幫助促進新藥研發,比如CADD(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CADD是基于對于藥物靶標和藥物分子之間的構效關系有一個充分的了解,然后再進行一個大規模的虛擬庫篩選,從而獲得一個先導化物,然后再對先導化物進行優化。
但是CADD篩選到活性好的化物的幾率非常低,近年來AI技術的崛起和加入,直接促進了AI輔助科研的發展,AI技術已經成功地融入到藥物研發的過程中。基于人工智能的網絡和深度學習,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找到潛在的先導化物和候選化物,加速新藥開發。
?使用AI和量子計算等技術,會不會進一步提高藥物研發的成本?
米磊:確實短期內成本會升高,但是醫藥研發的時間成本其實是更大的,所以如果能夠大幅減少時間成本,那么就可以覆蓋在使用工具上提升的成本。
?藥物研發領域有沒有顛覆式創新?
莊友文:顛覆式創新在藥物研發領域也是行得通的,做科研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民生需求,無論對抗疾病,比如共抗新冠病毒,還是促進對于世界、宇宙的探索認知。
從這次對抗新冠就可以看出來,顛覆式創新的典型就是mRNA疫苗的產生,這是我們對疫苗概念的一個新探索,也是我們制藥領域未來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
?AI和量子計算會不會成為創新藥領域的顛覆式技術?
米磊:新藥研發的階段非常多,量子計算目前只是應用在前期的靶點篩選上,只是解決了一部分的問題,能否成為顛覆式技術現在還不好說。
?如何助力基礎科研發展?
莊友文:基礎科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助力基礎科研發展應當從幾個方面的考慮:包括創造孵化原創性科學發現和基礎成果的氛圍和土壤、創造更為自由和寬松的科研經費的使用環境、加強基礎科研硬件軟件改善、以及科研經費的投入等。
?未來資本會不會更加關注前沿創新?
米磊:現在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硬科技的企業也越來越得到關注,近幾年一些前沿技術的公司也慢慢得到認可,現在產業資本也會愿意在早期去支持創新和前沿科技的公司。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