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工業為穩定經濟大盤提供了有力支撐,上海也明確了今年的工作重點。
1月11日,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上海市市長龔正作政府工作報告。
過去五年,上海發展新動能加速壯大。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從2017年的30.8%提高到42%左右,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規模達到1.4萬億元。上海高端產業引領功能持續提升。初步形成以三大先導產業為引領、六大重點產業為支撐的新型產業體系,工業總產值邁上4萬億元新臺階,首架C919大飛機正式交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未來五年,上海明確要將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提高到45%。
圍繞這些目標,2023年上海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深化提升三大先導產業“上海方案”,加快六大重點產業創新突破,大力發展四大新賽道,在未來產業五大領域加速布局。
賽迪(上海)先進制造業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陶傳亮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2022年上半年的疫情影響,上海工業總產值能邁上4萬億元新臺階,也側面反映了上海近年來對高端制造業的布局和實力。
“隨著上海這些年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制造的推進,建設的一批智能工廠、智能車間發揮了作用。比如,智能工廠在疫情期間的閉環管理期間,以較低的人員到崗率維持較高的出貨量。后期恢復常態化生活后智能工廠能夠支撐快速生產。”陶傳亮分析稱,上海還在利用優質人才資源,大力布局未來產業,為將來的產業發展預留的空間。
近年來,上海在發展優勢產業的同時,搶占全新賽道,加快新舊動能的轉換。
《上海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以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為引領,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六大重點產業,構建“3+6”新型產業體系,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產業集群。
在聚焦“3+6”新型產業體系的同時,上海又發布了元宇宙、綠色低碳、智能終端、數字經濟四個“新賽道”相關規劃。并在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等領域加速布局。
上海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持續推進重大工程建設,全年完成投資2150億元。加快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擴投資、提產能、增效益,推動一批引領性強、帶動性大、示范性好的高能級產業項目落地。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