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蘋果計劃在2023年春季發表新款MR(混合現實)頭戴裝置,即6月的WWDC 之前。這款頭顯可能會被命名為“Reality Pro”,并將于2023年秋季晚些時候開始正式銷售。
據悉,蘋果這款布局多年的“鴿子王”頭顯,是蘋果有史以來設計最復雜的產品,內部擁有超高分辨率的8K顯示屏和先進的眼球追蹤技術,配備高達15個攝像頭,以精準對眼球進行識別和追蹤等。它也被業內寄予厚望:蘋果全球活躍用戶超過十億,一旦產品落地,或將為MR行業注入強勁活力。
在消費電子需求疲軟的當下,蘋果MR頭顯能否拉動需求、推動消費者教育,帶火相關產業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蘋果MR新品面臨兩大問題
“近日,‘蘋果MR產品將于2023年發布’的消息較多。行業期待蘋果重現iPhone系列產品對智能手機產業的影響,推出一款現象級的MR產品。”賽迪顧問電子信息產業研究中心分析師袁鈺告訴第一財經,MR產業經多年發展,雖然新品持續迭代,市場規模也快速增長,但缺少“標桿型”產品的定義和推廣普及,與PC、智能手機等終端存在較大差距。
某券商電子行業研究員對第一財經透露,根據觀察結果,產業鏈對蘋果MR產品的反饋是“不是很驚艷”,定價不便宜,產品發布也一直在推遲,具體效果“不好說”。
“盡管當前在消費電子領域具備較強的實力和品牌效應,但蘋果也與其他廠商一樣,其MR新品面臨兩大問題。”袁鈺表示,一是軟硬件適配問題,操作系統、各應用如何與硬件性能之間合理搭配,以實現最佳性能、提升用戶體驗、擴大用戶群體,根據已披露信息,蘋果發力點為xrOS操作系統和顯示屏、電池等硬件,與游戲、教育等MR熱門應用的適配情況存在一定不確定性;二是價格問題,公開信息顯示,蘋果MR新品主要針對專業人員和開發人員,或為定價超萬元甚至達到兩萬元的高端產品,可能使得相當一部分用戶望而卻步,同時高端MR產品不乏先例,如微軟Hololens系列、HTC VIVE Cosmos等產品,都未引起企業及用戶過多關注,后續低配消費級產品的推廣具有較大難度。
另外,袁鈺認為,蘋果通過發布MR新品的消息來穩定投資者信心也不無可能。
2023年首個交易日,蘋果股價迎來21個月最低點,而在公布2023年發布MR新品后,蘋果市值重回2萬億美元,1月10日為2.07萬億美元。
蘋果鏈、MR鏈受益幾何?
AR/VR行業正在蓬勃發展。根據IDC數據,2021年全球VR頭顯設備出貨量達到1110萬,硬件參數、內容生態、創作環境、用戶認知均有大幅提升。IDC預計,2022年全球AR/VR頭顯出貨量970萬臺,同比下滑12.8%;2023年將恢復增長態勢,出貨量將同比增長31.5%;預計AR和VR頭顯在未來數年將持續增長30%以上,到2026年的出貨量將達到3510萬臺。
蘋果MR新品的發布能否進一步提振市場?
“當前MR硬件已具備推廣普及的條件,2022年PICO4、奇遇Dream、RokidAir等國產MR產品口碑銷量均良好,但精品內容仍較為匱乏,是當前阻礙產業發展的顯著痛點之一。若蘋果今年發布MR新品,但仍不能給用戶呈現高質量內容,恐仍將困于該痛點,對產業發展帶動作用可能比較有限。”袁鈺稱。
產業鏈方面,“蘋果MR產品涉及的國內廠商多為精密零部件廠商,顯示器件廠商也有所涉及。”袁鈺告訴第一財經,考慮蘋果計劃削減在中國的部分產能,是否會在中國布局MR新品產線尚不確定,對其產業鏈上中國企業的影響也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上述券商電子行業研究員對第一財經表示,今年產業鏈和銷售情況或許不會盡如人意,但今年VR/AR板塊的二級市場表現值得期待。
浙商證券認為,消費電子市場“供給創造需求”特征明顯,通過復盤手機市場發展路徑,每次滲透率提升都伴隨功能的顛覆性創新。目前VR等設備仍處在發展初期,可創新空間廣闊,未來有望復刻手機先前的“黃金時代”。
另有機構分析師稱,VR/AR行業未來幾年有望真正進入爆發期,可優選價值量占比較高的光學顯示、傳感器等環節,前瞻選擇綁定國際大客戶、自身競爭力突出、具備產能保障的優質標的。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負。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