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不少零售業者而言,2022年是疫情發生3年以來最特別的一年,在這一年里,很多零售人經歷了24小時駐店、保供應、社區團購和數字化渠道開發等一系列事件,與前幾年相比,很多事情在2022年是第一次遇見,雖然困難不少,但也助推了社區團購和線上開發的新商機。
中國連鎖進行協會近期發布的《連鎖超市經營情況報告(2022)》(下稱“報告”)指出,2022年,疫情依然延續,零售企業面臨疫情、食品價格上漲、招工難等影響,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導促進下,超市企業努力克服經營困難,通過多品牌、多細分業態、多門店類型、多渠道的發展模式,聚焦目標顧客,探索發展最優解。
(資料圖片)
全力保供應,發展新業態
“保供應”一定是2022年各大零售企業的關鍵詞之一。由于各地疫情反復,全國的零售商一直都在擔任保供應的角色,為了保供,大量零售企業的部分管理層、一線工作人員等24小時留守門店,人手不夠時,店長、管理層等都上了一線。
受疫情影響,不少零售商在2022年上半年都經歷了人手短缺的問題,最緊張的時候,甚至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員工在崗干活兒,很多店長、店員等都以24小時駐店的方式持續工作了數月。由于物流乏力,2022年4月時,當時的家樂福(中國)CEO親自駕車奔赴抗疫保供一線,搬運物資。
全力保供應之下,零售業整體的銷售也有所提升。
雖然在2022年,零售業依然受到疫情影響,但也獲得了不少政策支持,各地紛紛出臺消費券等促銷政策。
2022年4月,《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印發,按照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短期支持和中長期促進相兼顧的要求,提出了五方面二十項重點舉措。2022年7月,商務部等13部門發布《關于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開展全國家電“以舊換新”活動。2022年,深圳、上海、杭州、北京等多地發放多批次電子消費券,促進消費恢復。
2022年7月,“2022國際消費季”暨第三屆上海“五五購物節”正式啟動,本屆購物節在往年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全消費領域優惠力度,各大電商平臺累計投入超過百億元資金及補貼。上海著力將“五五購物節”打造成為促消費、穩增長、添活力的重要引擎,成為支持市場主體持續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成為上海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響“四大品牌”的重要功能性平臺和重大標志性活動。
與此同時,一系列紓困政策也相繼出臺。2022年5月24日,《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印發,包括六個方面33項措施:財政政策(7項)、貨幣金融政策(5項)、穩投資促消費等政策(6項)、保糧食源安全政策(5項)、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政策(7項)、保基本民生政策(3項)。
在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下,零售業壓力有所減輕,業者也在紛紛尋找新的盈利點,比如社區團購和會員店等商機。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在一段時間內,社區團購是部分消費者主要的購物方式,雖然期間也發生過“黑心團長”事件,但社區團購讓零售業者看到了新的盈利點,尤其是在消費者“掌上購物”和“送貨到家”方面,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大潤發、盒馬、百聯系、永輝超市等都紛紛升級在到家業務,甚至還有農工商集團等零售業者將自家門店的店長經培訓后發展成為社區團購的“團長”,以此來鞏固社區商業與客戶群,在2022年下半年的零售業轉型路上邁出了實質的一步。
此外,會員店也成為諸多零售商在2022年發展的新方向。其實會員店業態已存在多年,但此前并不主流,但在2022年,由于競爭加劇,各大零售商都在尋找“藍海市場”,于是相對空白的會員店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第一財經此前報道,在中國市場,第一家山姆會員商店于1996年8月12日落戶深圳,目前,山姆已在中國市場開設了30多家商店;麥德龍進入中國市場幾十年以來,經營模式也是會員制,但此前其主打B端消費者,如今麥德龍在大量減少SKU和改良小包裝貨品后,也開始主打C端消費群體;COSTCO高調開店,生意火爆;盒馬在升級后開設了多家X會員店;此前并未涉足會員店業態的家樂福2022年也在中國市場試水會員店。相信會員店業態在2023年也會繼續受追捧。
挑戰與數字化
《報告》指出,2022年,零售業也面臨多重挑戰:既有短期的經濟波動、食品價格上漲、疫情對運營的挑戰,也有長期要面臨的人口老齡化、家庭小型化、購物線上化帶來的消費變化等挑戰。針對愈加分化的消費需求、更加多元的消費渠道,實體超市企業通過多品牌、多細分業態、多門店類型、多渠道的發展模式,聚焦目標顧客。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數字化。雖然發展線上線下已經是多年前的策略,但在2022年,這一點變得尤為重要,尤其是疫情反復時,助推了各大零售企業做數字化轉型。
《報告》統計,七成零售企業在2022年持續增加數字化投入。在數字化改造過程中,八成企業增設新崗位、新部門,其中的兩成由老板直接領導,六成由原業務主管領導兼管。全渠道融合繼續深入,線上渠道運營模式日漸細分。直播成為實體超市線上零售渠道的補充。單純從銷售額看,超市的直播銷售額占總銷售的比例從不到1‰提升至1.4‰,雖然占比不高,但作為一項營銷工具,還是給超市提供了想象空間。
至于未來的發展,即時零售被業界認為是未來趨勢之一。據艾瑞中國預測,至2025年,國內即時零售平臺模式市場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保持在50%以上。商務部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發展報告》首次明確提到“即時零售”的概念,肯定了即時零售在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中發揮的作用。即時零售可分為平臺與自營兩種模式。浙商證券研報顯示,即時零售的平臺模式優于自營模式。據測算,到2025年,平臺型和自營型市占率將從2021年的64%和36%分別變為80%和20%。即時零售的發展將促使平臺電商與更多的實體門店合作,也使線上平臺基礎設施的地位更加凸顯。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