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牛奶、巧克力,帳篷、雨傘、衛生巾......曾經必須通過線下超市或線上渠道才能買到的商品,如今“外賣下單”即可當日送達。
外賣平臺正逐漸從滿足溫飽、豐富口味的線上餐飲渠道,演變成新一代消費者的生活方式之一,從日用百貨、3C數碼到運動服飾,人們可以在外賣平臺上搜索、購買一切商品,這種新業態被稱為“即時零售”,不同于傳統以“日”計算的電商平臺,以美團閃購為代表的即時零售平臺,都在提供“分鐘級”的配送體驗,切入傳統電商物流短板“最后一公里”。
(資料圖)
像外賣一樣“最快30分鐘送達”,萬物即點即達已成消費新常態。
快消品與3C數碼有不同玩法
隨著即時零售的發展,目前已經覆蓋了絕大多數品類和商家業態,但是不同品類的特點和不同類型商家的日常運營,也存在非常大的差異,品牌與商家之間需要通過即時零售平臺來實現品效銷合一。以美團閃購為例,目前他們是行業中覆蓋商店類型較多的平臺,也與250個以上的頭部快消品牌建立了合作,覆蓋超過14個一級商品品類。針對不同品類的品牌,他們提供的營銷解決方案不盡相同。一般圍繞客戶痛點分為兩大類,其一是針對較早布局即時零售的快速消費品(FMCG),其二則聚焦于正在積極布局即時零售的3C數碼、美妝等低頻高客單價品類。
快消品行業客單價低、流通率高,并且大多數品牌在線下都有分銷渠道,如何將消費者遷移到線上、培養在線購物的習慣?美團閃購品牌業務負責人劉煜宇(Tim)表示,美團閃購面向品牌提供全鏈路的合作方案,一方面幫助品牌在各個渠道里提高商品豐富度,一方面提高平臺基礎設施建設能力,讓消費者不僅能搜得到、想得到,還能在15分鐘生活圈里買得好、價格優、體驗佳。
以伊利為例,今年5月,美團閃購協助伊利推出智慧導購項目,基于騰訊企業微信搭建導購管理小程序應用,打通門店、商品及訂單與美團接口。上線首月伊利常溫GMV突破千萬,達到其在美團閃購整體銷售的10%,客單價提升2倍,平臺新客占比超過20%,品牌新客占比超過50%。
而對于3C數碼、運動服飾來說,營銷策略則大不相同。為選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法吸引眼球,美團閃購在iPhone14新品發布時使用無人機配送iPhone14,最快5分多鐘即可送達。“這讓消費者買3C產品,不僅是買到商品,還是體驗一個好玩的事情,這也是購物體驗的一部分。”劉煜宇(Tim)介紹到。
雖然從一線到五線,美團閃購的合作商家覆蓋超過2800個縣市區旗,且合作的新商家、活躍的商店的增長率均保持在30%左右,但在劉煜宇(Tim)看來,無論是快消品牌這種基礎品類,還是3C數碼,其即時零售業態占比整個品類,最高也不會超過10%,從整個大盤的線上化率來看,未來增長空間仍然潛力巨大。
場景營銷為品牌實現品效銷合一
剛剛落下帷幕的世界杯,相信很多消費者不管是約朋友還是自己在家看球,半夜喝點冰啤酒都是非常應景兒的。但如果high到一半酒沒有了怎么辦?
在即時零售出現之前,此類夜間消費需求都難以被滿足。基于美團對于用戶需求的強關注,美團閃購發現并打造了即時零售“場景電商”的營銷模型——一個人在一天生活中大概有 200 多個微場景,用戶在這些場景下,需求是立體的。如果可以從用戶需要的場景切入,就能給品牌創造更多增量,比如在美團閃購與啤酒品牌的共創上,酒喝完了聚會不必結束,冰鎮啤酒最快30分鐘送達。
從平臺的角度,花大量的錢做廣告觸達消費者并不是一個有效做法。據劉煜宇(Tim)介紹,美團閃購目前從聚會、夜間、禮贈、出行、午后煥活五個場景出發,與營銷需求更強烈的品牌、品類共建,“直擊消費者的痛點問題,需求一旦產生,就會想到某品牌,想到美團閃購。”
即時零售與傳統電商不同,相比傳統電商著重主打“雙十一”“6·18”這種大營銷節點的做法,即時零售則更善于從小節點切入,比如七夕、情人節、周末。以鮮花場景為例,美團閃購將該場景與德芙巧克力、聯合利華洗衣香氛產品結合,吸引對生活品質有要求、對氣味有追求的人群。在早期與德芙的合作中,美團閃購營銷主打用戶購買鮮花,平臺推送巧克力優惠券的形式,用戶需要在兩個門店分別下單。后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美團閃購開始嘗試將德芙巧克力直接引入鮮花門店,并聯合品牌推出定制款商品。最后,用戶僅需在一家店下單,便可同時買到鮮花和巧克力,由此幫助兩個品類拓展新的消費渠道。
“供需錯配”下的無限機遇
雖然即時零售覆蓋的場景、接入的品牌商在不斷增加,但美團閃購的搜索無結果率仍在增長。
美團閃購發現的“供需錯配”問題,一方面源于于品牌的組織架構設計與績效考核方式以線下為主,因此品牌對線上商品的翻新不夠及時和準確,導致用戶需求與實際供給情況不匹配。
另一方面是因為“消費者在平臺上搜的品類越來越多,已經不再局限于吃喝,還有了美妝、化妝品、網紅產品。‘萬物到家’的消費習慣和消費心智正在形成”。
要解決“供需錯配”的問題,就必須不斷豐富商品的供給。除了大家熟悉的全國大品牌,還有更多的區域化供給亟待發展即時零售。從去年起,美團閃購開始拓展兩個方向:一個是基于本地經營與區域性品牌合作,能夠讓本地消費者更便捷的消費本地品牌,類似北京北冰洋、西安冰峰。其二是找到年輕人喜歡的網紅品牌,比如無骨雞爪、黑巧,“年輕的消費者在社交媒體平臺看到這些商品,想及時享用,這些網紅品牌對我們來說有發展意義,需要持續引入。”劉煜宇(Tim)介紹道。
但如何給新加入但品牌更好的支持,即時零售也不同于傳統電商,主打流量傾斜已經無法發揮作用。因為即時零售是一個本地經營的業務,如果沒有線下的供給,曝光度再高也沒有用。“一個新品牌如果想覆蓋全城,至少也要有1萬到2萬家線下門店,全部盲鋪,最終有增量的也就幾千個,這對品牌的分銷投資來講是很大的浪費。”以新銳酒飲品牌空卡為例,美團閃購知道品牌的目標消費群在哪里、如何距離消費者更近,以及將商品與哪些場景聯合曝光效率會更高。因此,美團閃購并沒有建議空卡在全國鋪設渠道,而是只集中在目標消費者集聚的三座城市:深圳、長沙、成都。這一發展建議讓空卡成功地解鎖了即時零售市場。
美團閃購讓品牌收獲即時零售增量市場
既然美團閃購可以幫助品牌搭建線上渠道,那么這些線上流量是否會搶占品牌的線下生意?
在美團閃購品牌營銷負責人呂穎(Emma)看來,從消費者需求的角度來講,即時零售與線下沒有沖突。“消費者的需求在哪里,品牌就會去哪里。消費者的購物方式發生變化,品牌也在迎合這樣的趨勢做布局”。
消費者在30分鐘內想要使用一個商品,和到店購買同款商品,購物的決策鏈路完全不同;即時零售的用戶與純線下門店的客群也不一樣。即時零售是品牌的生意增量。“比如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不會去大賣場購物,都選擇線上購物,這部分人群對大賣場來說本身就是一個增量的人群。”并且針對不同場景,比如過年無法回家產生的異地送禮需求、聚會飲酒想再喝一杯的需求,都可以成為品牌拓展銷量、觸達更多人群的機會。
不管是將啤酒品牌與火鍋燒烤結合起來,將啤酒品牌引入線上餐飲店,或是給預定酒店的消費者推送洗護用品的零售優惠券。擁有6.9億用戶的美團,正在基于吃喝玩樂的生消費態,更廣泛的連接需求與供給。
即時零售萬億賽道,美團閃購已經為品牌商創造了彎道超車的機會,共贏4000億市場。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