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價格博弈”貫穿了2022年光伏行業。
前11個月,硅料供不應求、價格高歌猛進,使得上游“鯨吞”了產業鏈50%的利潤,中下游備受成本壓力。
自11月下旬,硅料價格松動后,上述行業格局被徹底打破。硅片端的價格戰徹底打響,價格呈現加速下跌趨勢,電池片價格連帶回調。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2月23日,隆基綠能(601012.SH)和TCL中環(002129.SZ)分別更新硅片價格,全線降幅均超過20%。此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更是用“熔斷式”形容了單晶硅片價格的周環比跌幅。
價格“雪崩”意味著硅片廠家承壓,后續出貨速度及庫存水平需要持續關注。與此同時,業內預計2023年硅料和硅片都將面臨過剩。而面臨技術變革與產能相對短缺的電池環節會否成為2023年光伏產業的最大看點,值得投資者關注。
硅片價格戰年末進入白熱化
市場或許不曾想到,硅料價格一旦松動,硅片就直接進入白熱化價格戰。
近日,“硅片雙雄隆基綠能與TCL中環雙雙宣布大幅降價。TCL中環公示的價格顯示,150μm厚度P型210、182硅片報價分別為7.1元/片、5.4元/片,較11月27日報價分別下調2.2元、1.65元。150μm厚度N型210、182硅片報價分別為7.5元/片、5.8元/片,較11月27日報價分別下調2.36元、1.74元。
隆基綠能公示的價格顯示,單晶硅片P型M6 150μm厚度(166/223mm)價格報4.54元,單晶硅片P型M10 150μm厚度(182/247mm)價格報5.40元。
硅業分會此前就表示,硅片價格大幅下跌主要是因傳導硅料價格。一線企業和專業化企業再度降低開工率,一方面企業對上游硅料降價持觀望態度;另一方面是為解決硅片供應過剩造成的庫存問題。
多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光伏業內人士表示,硅片價格戰還將繼續,目前看不到價格底。“這取決于多方面,一是硅料產能釋放、價格回落情況,二是下游裝機需求,價格說到底還是供需問題。產業鏈從‘硅料價格’的主要矛盾,演變為現在的硅片端博弈。”某光伏企業高管對記者說。
受硅片價格暴跌影響,上周,隆基綠能股價重挫9.16%,盤中最低下探至39.88元/股,是自2021年3月下旬以來的新低。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隆基綠能股價連續6個月下跌,市值從5400億元下跌至3000億元。截至最新收盤日,隆基綠能報40.54元/股,總市值3074億元, 2022年已經累計下跌33.94%。另一邊,TCL中環股價年內也累計下跌逾16%。
隆基綠能與TCL中環的股價表現,或多或少就是2022年光伏行情的縮影。第一財經統計數據發現,盡管光伏的景氣度頗高,但市場資金并未予以厚待。
截至最新收盤日,光伏指數年內累計下跌16.41%,整個板塊自今年4月末大盤探底后,走出約三個半月的主升浪行情,此后便進入調整階段。截至目前,光伏指數已較8月份的年內最高點累計回調29.72%。
個股股價表現分化劇烈,80只光伏股漲跌幅平均數為-10%,中位數-25%。只有19只個股錄得股價正增長,漲幅最高的是歐晶科技(001269.SZ),累計漲幅高達231.45%。
歐晶科技的股價暴漲,也是因資金炒作光伏石英坩堝供不應求。此前,有機構分析指出,作為硅片生產中的重要耗材,隨著國內光伏發電產業的飛速發展,石英坩堝使用量增長很快,對大尺寸石英坩堝的規格、品種、數量的需求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跌幅榜方面,天合光能(699599.SH)、隆基綠能、陽光電源(300274.SZ)等頭部企業的跌幅均超過30%。
2023年硅料硅片過剩,電池片能否異軍突起
2022年已進入倒計時,光伏行業將在硅片白熱化的價格戰下迎來2023年。
2022年也是光伏產能瘋狂擴張的一年,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初至2022年11月,我國光伏規劃擴產超過480個。瘋狂的擴產節奏致使很多環節的產品將面臨過剩。比如,東海證券研報認為,隨著硅料產能的釋放,預計到2023年底,硅料產量將會達到硅料需求的167%。
熱度加持下,A股范圍內也曾出現過“跨界光伏”的浪潮,主營玩具、衣服的上市公司一紙公告就稱要做光伏業務。
玩具企業沐邦高科(603398.SH)曾于今年5月收購了光伏硅片和硅棒生產企業豪安能源,并加速開拓市場。7月21日和6月2日,沐邦高科分別發布公告稱將建設10GW TOPCON光伏電池生產線和8GW TOPCon光伏電池生產項目,兩個項目投資總額超52億元。8月17日,沐邦高科再次加碼電池產能,與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鄂城區園區內安排項目用地約500畝,建設10GW TOPCon光伏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項目投資規模預計48億元。截至最新收盤日,沐邦高科股價年內累計上漲40.65%,區間累計最高漲幅超三倍。
不同于硅料硅片過剩,由于產能相對短缺與新技術加持,電池環節被認為有機會享受更高的盈利確定性高。與此同時,當前正值行業新技術迭代的關鍵時期,2022年內被各大廠商、新玩家爭相布局的TOPCon、異質結(HJT)等新技術會否成為來年投資的核心題材,是投資者關心的話題。
據測算,目前,TOPCon電池成本高出PERC約0.05元/W,降本需求迫切。非硅成本高于PERC約0.03元/W,異質結與PERC成本差距更大。由于硅片和銀漿成本占比較高,業內認為未來薄片化和降低銀漿耗量是降本主要方向。
降本增效是光伏行業發展的永恒主題,每一次的技術變革都足以影響行業競爭格局與利潤分配,走對技術路徑的企業往往能實現“彎道超車”。在新技術路徑尚不明確時,有的光伏企業同時“下注”兩項技術。
海源復材(002529.SZ)近日發布公告,擬以公司全資子公司安徽滁州賽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為主體在滁州市全椒縣投資新建光伏產業基地。其中,一期建設10GW TOPCon高效光伏電池項目,投資約44.7億元;二期建設5GW HJT超高效光伏電池及3GW組件,二期項目初步測算投資金額合計約35.5億元。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