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要謀求高質量的發展,專注和創新是非常重要的兩個特質,專注能做大做強,創新能出奇制勝,企業如何找到這兩者間的平衡?
在第一財經于2022年12月22日舉辦的“2022第一財經資本年會”上,多位公司管理者、機構投資者就《專注是底色,創新是成色》主題展開討論。
本場圓桌論壇的四位嘉賓:海創藥業董事長陳元偉;達觀數據董事長陳運文;青驪投資總經理蘇雪晶;首旅如家酒店集團總經理、如家酒店集團董事長、CEO孫堅;主持人是瑞銀證券大中華區中小盤研究主管洪天豐。
(相關資料圖)
海創藥業陳元偉:創新藥要耐得住寂寞經得起失敗
陳元偉表示,藥物創新難度極大,是真正意義上需要耐得住寂寞,經得起失敗的領域。優秀的研發團隊,對于醫藥行業規律的深刻了解,以及中國創新藥市場未來的巨大需求前景,是支撐海創藥業在癌癥和代謝疾病領域持續深耕,十年磨一劍的底氣所在。
“雖然做新藥很艱難,但我們知道這就是它的規律,不管什么環境我們都不害怕,做一個藥十年磨一劍沒有問題,如果我們堅持每年研究一款藥,十年之后,我們每年都會有新的產品上市,這是一個很好的良性循環。”
近年來,北交所、科創板的興起,使得中國的創新環境出現了改變。“在科創板出來之前,根本不能想象,沒有盈利的生物醫藥或者高科技技術企業能夠上市。”陳元偉稱,在投資人的支持下,公司不僅有了充足的資金進行藥物創新,還成功開發了兩個核心技術平臺,目前海創已有多款藥物正處于不同臨床階段。
達觀數據陳運文:垂直領域持續深耕構筑核心壁壘
陳運文表示,經過大量訓練的智能文字處理系統,可以媲美細分領域的業務專家,通過模仿人類對文字資料進行解讀和分析來創造價值。但整個訓練過程非常漫長,其中的難點在于需要同時擁有優秀的語言模型、文字語言處理算法,以及垂直領域大量優秀的語料,同時還需要非常有才華的工程師去突破思想的桎梏。通過在每個垂直領域構建知識圖譜,才能夠帶來突破。經過長時間的深耕,這些要素已成為達觀數據核心競爭力所在。
中國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以及規模巨大的數據資源,同時還擁有龐大的算力,陳運文認為,在政策的支持下,相信整個中國信息產業未來一定會非常有競爭力。
首旅如家孫堅:從用戶的角度去創新
孫堅表示,專注和創新是一對非常好的伙伴,在企業的創立成長發展過程當中,專注是基礎,每一個企業,都應該專注于把主要業務做好。創新所帶來的是特色,是亮點,當行業整體水平都在提高的時候,特色或者亮點就變得非常重要。
新冠疫情三年以來,對酒店產業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但用戶習慣的改變也帶來了一些新的機會。“從用戶的角度去看未來,我們看到了年輕用戶群體更加個性化的需求,我們也看到了微度假或郊野度假等新概念的出現,我們積極地去探索、創新、布局這些機會,這將會成為企業在重新開始的一個非常好的先機。”
青驪投資蘇雪晶:從時間維度考量企業的專注力
蘇雪晶表示,對投資對象價值的認知更多是從時間維度去考量。對于專注力而言,一個企業和企業家在行業低谷及高潮時期的反應,在他所處的行業的專注力如何,往往是關注的焦點。“尤其是行業高潮的時候,各個企業有沒有飄,有沒有亂投資,有沒有亂開展創新的方向。這個時候的一些所謂‘創新’可能就是下一次失敗的開始了。”
創新能力方面,除了指標數據上的參考,更需要關注的是企業核心團隊的稟賦、團隊的機制以及消費者對創新產品的檢驗。其中,團隊是企業發展的基礎,團隊的運作機制是決定企業是否能跟上潮流的關鍵,而來自于消費者的檢驗遠勝于股東、投資者,是企業產品創新能力的最終檢驗標準。
瑞銀證券洪天豐:創新伴隨企業發展始終,專注與創新要平衡好
洪天豐表示,一個有專注度、有創新能力,且有應變能力的管理層,能使企業在行業的起伏中更有機會生存下來,從一個小巨人長大成一個真正的大巨人。
優秀的企業有一個普遍的共性,它們基本上都扎根于某一領域,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在技術上不斷積累、創新、突破。然后,這些企業往往能從自身的這種優勢出發,依靠核心技術,做一些新的增長點的捕捉,包括核心技術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包括上下游的延伸。
洪天豐表示,創新是伴隨企業發展的自始至終的環節,專注與創新要取得一個很好的平衡。曾遇到一些企業,太過專注于自己的賽道,但是空間有限,最后做不大還有一批公司太能夠“創新”了,哪里熱往哪里擠,最后主營業務也丟了,新的業務也沒有做起來。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