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后一次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操作以“按兵不動”收官。12月20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新版LPR報價:1年期品種報3.65%,5年期以上品種報4.30%,均與上次相同。至此,LPR已連續4個月保持不變。
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本月5年期LPR報價未下調,背后或存在近期銀行邊際資金成本上升較快、金融支持房地產16條處于政策觀察期、房貸利率重定價日效應、信貸需求不足下凈息差已處于歷史低位等多重因素影響,LPR報價暫時沒有相應下調空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盡管作為房貸利率定價的“錨”——5年期以上LPR保持不變,但多地房貸利率持續下降。第三方平臺數據顯示,2022年12月,首二套房貸主流利率指數環比繼續下行。12月首套主流利率平均為4.09%,二套平均為4.91%,環比基本持平,同比分別回落155BP和100BP,續創歷史新低。
展望未來,有分析稱,為進一步刺激信貸需求、激活主體活力、促進樓市回暖,并有利于消費回升,2023年LPR仍存在下調空間。其中,一季度或是5年期以上LPR調降窗口期。
LPR緣何調降落空
自8月LPR實現非對稱下調后,4個月來,LPR利率均維持不變。實際上,在本月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利率未變后,市場對LPR的走勢就有一定預期。當前貨幣供應量適度,資金面相對充裕,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相關政策效果正處于觀察期。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記者表示,本月LPR報價未做下調,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當月MLF操作利率保持穩定,LPR報價基礎沒有發生變化;而近期市場利率上行較快,銀行邊際資金成本上升,削弱了報價行壓縮LPR報價加點的動力(LPR報價=MLF利率+加點)。
數據顯示,繼11月各類市場利率較快上行后,12月以來,在央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引導下,代表性的短端利率DR007(銀行間7天期質押式回購利率)均值已較11月同期有所回落,但1年期商業銀行(AAA級)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仍在大幅上行,3個月期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也頻創4月以來新高,反映近期銀行邊際資金成本上升較快。
當前,1年前同業存單利率已快速上行至2.72%,基本接近1年期MLF(中期借貸便利)政策利率水平,使得銀行負債端成本改善的空間消失;與此同時,在市場大幅調整下,理財贖回潮壓力持續,資金加速向存款回流,存款定期化加劇,銀行核心負債成本持續承壓。
央行發布的金融數據顯示,11月居民存款新增2.25萬億元,同比多增1.52萬億元,居民存款實現大幅增長,顯示銀行體系存款定期化現象依然較為嚴重。而且在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下,限制了存款掛牌利率短期內再次下調的可能,也使得LPR報價繼續下調空間收窄。
另從貸款端來看,今年以來,在讓利實體和信貸供需失衡下,銀行資產端收益率不斷下行。“貸款利率快速下行,而負債端存款成本較為剛性,使得銀行凈息差降至有數據以來最低。”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稱,在央行政策利率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如果銀行負債端成本不能繼續下降,那么貸款利率下降或難以持續。
此外,即便本月有降準加持,但力度偏小,節約銀行資金成本相對有限。12月5日,5000億元降準資金落地,可以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56億元。溫彬分析稱,按照當前全年20萬億元的貸款新增規模測算,可支持全部貸款利率下調約3BP。由于LPR報價調整步長至少為5BP,僅靠0.25個百分點的降準帶動LPR下調的可能性較為有限。
雖然本月LPR報價持平,但這不會影響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勢頭。考慮到在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初期,宏觀政策仍需要適度加大穩增長力度,其中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是一個重要發力點。王青預計,年底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將續創歷史新低,新發放居民房貸利率也有望延續小幅下行勢頭。
下降窗口或在明年一季度
展望未來,多位業內人士分析稱,LPR仍有下降空間,且下降窗口可能是在明年一季度。近期,各項穩經濟政策不斷加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出更強的穩增長、擴內需、提信心信號,為進一步刺激信貸需求等,LPR存在下降的動力。
溫彬表示,考慮到明年初銀行面臨“開門紅”任務,在信貸亟待發力的情況下,LPR調降可有效帶動實體融資成本下降,推動信貸擴張;同時,金融支持地產“16條”措施出臺后,按揭貸款等仍在低位徘徊,也需要信貸政策進一步配合,推動地產銷售和投資回升。因此,明年一季度LPR調降或存在可能,且以能夠更好支持實體的5年期以上LPR調降最為必要。
同時,居民房貸重定價日多為每年1月1日,要依據上年12月5年期LPR報價,確定當年全年的存量房貸利率水平。溫彬認為,不排除報價行從維護全年資產收益角度考慮,推遲到2023年一季度再下調5年期以上LPR報價的可能,這樣既可以有效促進信貸增長,又給予了自身進一步降低負債成本的時間窗口,具備可行性。
王青也稱,為引導房地產市場盡快實現軟著陸,5年期LPR報價下調的迫切性較高。高頻數據顯示,近期房地產市場持續處于低迷狀態,不僅今年樓市“金九銀十”成色不足,而且歲末樓市筑底走勢仍在延續,房企信用風險也在持續暴露;再者,當前居民房貸利率相對偏高,具備一定下調空間。
央行最新數據顯示,10月新發放居民房貸加權平均利率為4.3%,低于2009年6月創下的有歷史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4.34%)。
貝殼研究院統計稱,截止到12月18日,其監測范圍內已有19城首套房貸主流利率降至4.0%以下,其中二線城市有6城,三四線城市13城。首套主流利率來看,本月包括一線城市在內僅9城高于4.1%;二套主流利率來看,僅北京、上海、廈門和西安四城高于4.9%。
分城市線來看,一線城市房貸利率最高,首套平均為4.60%,二套平均為5.13%,與上月持平。二線及三四線城市首套利率平均為4.07%。從利率下調幅度看,三四線城市房貸利率同比降幅最大,首二套利率同比降幅分別為164BP和107BP。一線城市房貸利率同比降幅最小,首二套利率同比降幅僅69BP和62BP。
“但無論是與同期企業貸款利率對比,還是從與名義經濟增速匹配的角度衡量,當前居民房貸利率都處于相對偏高水平。”王青稱,目前多地房貸利率已降至5年期LPR報價決定的最低值附近,接下來為推動房貸利率進一步下行,除了放寬首套房貸利率下限外,需要5年期LPR報價先行下調。
此外,今年居民按揭貸款持續疲弱的一個重要原因還在于存量房貸與新增房貸之間利差擴大所造成的按揭早償率大幅提升。對此,溫彬建議稱,在調降5年期以上LPR促樓市回暖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下調存量房貸利率進一步降低住房消費者的負擔,以穩定居民資產負債表,促進消費恢復。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