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擁有中國一半以上的動植物種類,保存了大批古老、特有物種,是全球的生物多樣性寶庫之一。那么,云南省的生物多樣性價值究竟有多少呢?
(相關資料圖)
受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云南研究院委托,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聯合云南省科學技術院和云南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日前完成了云南省生物多樣性價值評估。
評估結果顯示,2020年云南省生物多樣性價值7.5萬億元,較2010年增加14.3%。“這個估值代表了目前方法和數據下的一個低值評估,實際的價值遠高于這個估值。”12月1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血脈和根基。它既是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變量,也是影響生態系統過程、服務和人類福祉的驅動因素。但生物多樣性價值評估一直是學術界的難點問題。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上述研究團隊在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框架下的生物多樣性評價方法等方法體系總結梳理的基礎上,結合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方法,構建了涵蓋19個一級指標、30個二級指標、35個三級指標的生物多樣性質量評估體系。
云南省生物多樣性質量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圖為云南哈尼梯田。攝影/章軻
“根據生物多樣性狀態指數評估結果,云南的生物多樣性質量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首席科學家於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紅河州、怒江州、西雙版納州和普洱市的生物多樣性狀態指數排名位居前4。
根據生物多樣性壓力指數評估結果,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壓力在2010年至2020年中總體得到改善。環境污染物排放強度大幅下降,環境質量明顯提升,全省環境污染指數平均下降37%。在此期間,云南省人類活動強度顯著增加,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形成威脅。
於方介紹,云南省生物多樣性價值包括生物多樣性使用價值和非使用價值兩部分。生物多樣性使用價值包括產品供給價值、調節服務價值和文化旅游價值;非使用價值利用各市州的生物多樣性狀態指數,對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非使用價值支付意愿調整獲得。
在7.5萬億元生物多樣性價值中,使用價值為3.0萬億元,占生物多樣性價值的40.7%;非使用價值為4.5萬億元,占比59.3%。
在16個市州中,紅河州和普洱市森林面積大、生物多樣性狀態好,生物多樣性價值位居全省前兩位,2020年這兩個州市的生物多樣性價值都在6000億元以上;曲靖市、楚雄州、昭通市生物多樣性價值相對較低,在3000億元左右;其余市州生物多樣性價值在3500億-5500億元。
於方介紹,2010-2020年間,由于休閑旅游和產品供給服務能力的不斷提升,昆明市生物多樣性價值增長量較大,由2010年的2028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3827億元,增幅88.7%。受區域自然降水減少的影響,怒江州和迪慶州的土壤保持和水源涵養功能有所降低,生物多樣性價值分別減少2.7%和1.5%。其余市州生物多樣性價值均上升,增幅在5%以上。
云南省“三江并流”自然景觀。攝影/章軻
王金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云南省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生態系統類型多樣、生態完整性較好,但種群規模小、個體數量少、分布地域狹窄、分布面積小,生態脆弱性十分突出,且仍然面臨經濟發展壓力大、建設開發強度高以及外來物種入侵、棲息地破壞、遺傳資源流失等諸多挑戰。
“如何將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的綠色動能,確保綠水青山成色只增不減,是云南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破解的重大問題。”王金南說。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上述研究團隊已建議云南省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決策主流化。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云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納入云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構建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監測、調查、評估、考核工作機制,理順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空間管理體系。
“建議云南省打造生態產品第四產業強省。”上述研究團隊建議,云南省以遺傳種質資源開發、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生態旅游等生態產品第四產業為重點,強化生物資源利用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動生物、農業與信息等領域的技術融合創新,培育遺傳種質資源產業,建設國家級綠色食品基地,提升育種和農業溢價能力。
“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品牌創新、業態創新,不斷延伸生態產業鏈條,讓生態產品第四產業成為云南靚麗的底色和重要的競爭力。”王金南說。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