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最新定調來了。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召開,總結2022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3年經濟工作,對2023年貨幣政策、風險防范、房地產等方面進行定調。
本次會議在疫情防控政策發生重要調整之際召開,對2023年經濟形勢判斷更為樂觀。會議要求,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相關資料圖)
貨幣政策精準發力
貨幣政策將在“精準”和“有力”兩方面下功夫。
會議要求,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在經濟增速較大幅度反彈背景下,貨幣政策將引導市場利率持續處于政策利率下方,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以配合財政發力,穩定市場預期;2023年信貸仍將保持較高投放規模,投放的重點是國民經濟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即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
在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看來,“精準”,就要突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定向“輸血”,實施精準滴灌,優化信貸結構;“有力”,則是為金融機構提供長期穩定的低成本資金,繼續向市場發出穩增長、擴內需的明確信號。繼續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尤其是5年期以上LPR適度下行,既減輕居民住房消費負擔又激發企業中長期融資需求。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分析,會議對2023年貨幣政策的定調仍然較為積極,貨幣政策進一步發力兼具必要性和可行性。展望2023年,海外加息外溢效應減弱、國內結構性通脹壓力趨緩,有助于中國貨幣政策寬松空間的打開。
近一段時間以來,各項政策在邊際上都變得更加積極,市場對后續經濟復蘇預期樂觀。與此同時,市場也比較擔心一旦經濟反彈得到確認,貨幣政策會開始收緊。“精準有力”是否對應著邊際收緊?
鐘正生認為,更需關注會議中“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表述,這在歷史上對應于2016年、2019年、2020年和2022年,皆是貨幣政策相對寬松的年份。總體看,貨幣政策有必要維持寬松的流動性環境,進一步支持“穩信用”。但貨幣政策發力的方向或更加聚焦,正如會議中提到,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將是貨幣政策“精準”支持的重點所在。
“明年積極的財政政策更需要穩健偏松貨幣政策的有效配合,貨幣政策操作也需要財政的持續支持。”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支出力度,可能需要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政府債券發行規模增大需要銀行等金融機構保持較強的購債能力,這都要求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相對充足的貨幣供給。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也需要財政擔保等的有效配合。
下調居民房貸利率還有較大空間
防風險重點則是穩地產。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要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并購,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同時要堅決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王青判斷,2023年政策面將重點引導房地產行業盡快實現軟著陸,帶動商品房銷量、房地產投資以及土地市場先后企穩回暖。
2022年以來,房地產低迷一直是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的一條主線。2022年11月以來,房企融資政策“三箭齊發”,政策更多向房地產企業融資端傾斜。但政策出臺到明顯見效需要時間,疊加疫情沖擊,11月房地產相關數據繼續走弱。
鐘正生認為,本次會議對房地產的相關表述更為積極有力。對房地產市場,要“確保”平穩發展,明顯強于2022年7月政治局會議的“穩定”;在“保交樓、穩民生”的基礎上,新增“保穩定”,或旨在遏制房地產產業鏈風險的蔓延。
王青認為,下一步政策支持空間依然較大,除了有效落實以“三支箭”為代表的房企金融支持政策外,后期政策工具箱在放寬購房條件、降低首付成數、下調居民房貸利率方面還有較大空間。其中,引導5年期以上LPR報價進一步下調,持續降低居民房貸利率是關鍵所在,最早有可能在今年底或明年1月落地。這意味著即使2023年政策利率(MLF利率)保持穩定,但針對房地產的“定向降息”會持續推進。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