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新十條”發布,緊接著在12月13日,行程碼正式下線。這是餐飲行業期盼已久的“放開”,可是它真的為餐飲行業注入“強心劑”了嗎?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的餐廳仍要求出示48小時陰性核酸證明方可入內,但是現在無論是員工還是消費者,感染的概率都較高,所以商場和餐廳的人流量顯著下滑。記者在大眾點評app上看到,不少連鎖餐廳的門店已經暫停營業了一部分。
(資料圖)
據北京衛健委12月12日發布的數據,12月11日,全市發熱門診就診患者2.2萬人次,是一周前的16倍。12月5日至11日流感樣病例監測數據顯示,全市二級以上醫院監測流感樣病例數1.9萬人,較上一周上升6.2倍。
一家連鎖餐飲企業相關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近幾日,北京、廣州門店的人流量相較上周均略有下滑。在防疫政策調整初期,廣州的就餐人流曾經出現了兩三天的小高峰,之后整體人流量在下滑。
“現在門店也有員工感染的情況,雖然對于身體不適的員工有一定的隔離措施,但門店排班還是會有難度。不過我們相信,這是黎明前的黑暗。經過這一次的調整,來年整體情況肯定會越來越好。”
此外,該人士表示,目前北京的外賣業務倒是情況還可以,但是廣州的外賣業務量比上個月少一點。
近日,西貝集團旗下餐廳的堂食業績也因人們更謹慎出行而受到影響。在廣州地區西貝部分門店堂食業績只有高峰時期的一半左右,類似情況在北京也同樣存在。西貝在這種情況下重視外賣工作,門店外賣業績普遍上漲20%以上,帶動了門店銷售額,部分門店甚至成為月萬單店。同時,西貝自11月推出西貝專業兒童餐零售食品以來,線上零售食品銷量也一路走高。
除了餐飲門店以外,其他消費品的線下銷售也受到了影響。國內某潮玩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北京等地的人流量下滑較大,防疫政策調整初期店內人流量曾明顯回升,但近日不少地方的人流量都存在比較明顯的下滑。“很正常,畢竟現在不少人身體不適,肯定不會出來逛,門店員工由于部分人員身體不適,排班也較為緊張。”該人士表示,這樣的人流量下滑目測是短期的,經過這次調整,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在上海也有類似的情況。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12月13日下午一點左右,浦東新區正大廣場地下一層的餐廳門可羅雀。
上海市徐匯區一家酸菜魚門店老板則反映,防疫政策調整以后生意反而差了很多,本來一直都在盈利,這個月估計有點難了。“從上個禮拜開始生意下滑很多,大家心里有個坎沒過去,估計年后就好了。”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最近通過走訪和調查發現,‘放開’對于整個市場餐飲的生意并沒有帶來利好,反而讓很多人覺得安全度降低,減少外出就餐頻次。陽性病例增多之后,對于餐飲行業的打擊應該是超乎預期的,給整個行業帶來了階段性的困難。可能在下個月的15號左右,第一波感染高峰結束之后,陽性病例的康復過程如果比較順利的話,對于下一步提振餐飲業消費信心應該有非常好的加持,所以一切只能交給時間。”
西貝集團相關負責人認為,疫情政策的大幅度改變讓餐飲行業的預期變得更加值得期待,但在目前這一階段餐飲行業還需渡過最后艱難的100天。隨著人們對疫情心態的放平,國家防疫政策的不斷優化,市場將不斷回暖,餐飲行業也必將迎來新的機遇。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