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2月1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司司長聶春雷在發布會上介紹,隨著疫情形勢變化,國家不斷調整優化完善防控政策,先后出臺了優化疫情防控措施的二十條和新十條,疫情防控措施作了優化調整,基層防疫工作也要發生相應的變化。主要是從過去的早發現、早隔離,重點防感染,向實施分類分級的健康服務和醫療救治轉變。
一是要摸清底數。剛才在回答前幾個問題時說了要摸清重點人群的底數,社區(村)和基層醫務人員要通過多種途徑,對合并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摸清底數。同時,像孕產婦、兒童等人群,過去也都管理服務到位了,所以現在重點服務對象是老年人,特別是合并基礎病的人數還不是很清楚,要先把他們的底數摸清。
二是要進行分類。摸底登記的重點人群,實行分類分級健康服務。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和感染風險程度等分為三類,即重點人群,就是高風險人群;次重點人群,就是有一定風險的人群;還有一般人群,就是低風險人群。根據分類不同,通過線上線下,提供多種方式的健康指導、健康監測、隨訪,指導抗原檢測,指導對癥用藥,重點就是給他們提供醫療方面的服務。
三是要落實分級救治。要創造條件,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發熱診室,應開盡開。北京現在已經有340多所社區中心都開設發熱診室,提供發熱患者接診服務。要落實首診制,為新冠疑似癥狀患者提供診療、用藥服務。社區(村)及基層組織要廣泛開展動員宣傳,協助健康教育、就醫、購藥送藥等服務保障,目的是讓適合居家的無癥狀感染者或者輕型患者能夠得到相應的康復和用藥指導。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