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板塊在經歷一年多的回調后急速回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周以來醫藥股開啟全線上漲,截至12月13日收盤,多瑞醫藥(301075.SZ)收漲近20%,貴州百靈(002424.SZ)、新華制藥(000756.SZ)封漲停,千紅制藥(002500.SZ)、精華制藥(002349.SZ)等多股跟漲。
嘉實基金大健康研究總監郝淼對第一財經分析稱,近期板塊反彈幅度較大的是部分前期受壓制較多的高值耗材、仿制藥等領域。在他看來,與抗疫相關的板塊主要是偏主題炒作。
金信價值精選基金經理趙浩然對第一財經表示,站在當前時間點,醫藥板塊期間雖然受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帶來一波市場炒作,部分標的有了較大的漲幅,但推動本輪醫藥板塊強勢反彈的核心驅動力并沒有發生變化。
新冠治療帶動預期
近日,圍繞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和治療需求,A股、港股醫藥板塊全線大漲。其中涉及到的板塊涵蓋較廣,包括感冒藥、中醫藥、熊去氧膽酸概念、新冠特效藥以及抗原檢測、口罩等。
首先是感冒藥相關個股,受到連花清瘟、布洛芬等藥物需求大增推動,以嶺藥業、新華制藥等大受資金追捧,
其次是熊去氧膽酸、胸腺法新等概念。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有關熊去氧膽酸對于新冠病毒治療、預防的作用僅在有關研究論文中有初步的實驗發現,同時該研究中招募的志愿者數量有限。盡管相關個股也紛紛表示效果待驗證,但二級市場上題材炒作熱度未見減退。
例如持續收漲的宣泰醫藥發布公告稱,近日熊去氧膽酸用于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研究報道,尚未進行驗證性臨床試驗,能否用于新冠病毒預防及感染的治療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12月至今該股累計漲幅超過102%。
港股市場亦然,尤其是特效藥板塊漲幅居前。
例如,歌禮制藥(01672.HK)12日發布公告稱其新冠口服藥I期臨床結果積極,該股今日高開15%,盤中觸及近5個月高位。
具體看來,歌禮制藥新冠口服聚合酶(RdRp)抑制劑ASC10在健康受試者中的多劑量遞增(MAD) I期研究(NCT05523141)取得積極頂線數據。ASC10是一款創新口服雙前藥,同單前藥莫諾拉韋相比具有新的、差異化的化學結構。口服給藥后,ASC10和莫諾拉韋均可在體內快速、完全轉換為相同的活性藥物ASC10-A,也稱β-D-N4-羥基胞苷(NHC)。雙前藥策略顯著提升了活性藥物ASC10-A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此外,一項關于胸腺法新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的階段性數據,發表在美國感染病協會(IDSA)的官方雜志上。港股賽生藥業(06600.HK)一度連續上漲股價創8個月來新高。因該公司旗下核心自研產品日達仙占其營收的80%,公司公告稱該產品為胸腺法新藥物,目前已被納入國家衛健委、中華醫學會等專業協會發布的治療指南,用于膿毒癥、胰腺癌、肝癌、COVID-19以及胃癌等的治療。
區別細分賽道
面對全面大漲的醫藥板塊,行業人士建議在辨別炒作的同時,對細分行業進行關注。
泓德基金基金經理操昭煦對第一財經分析稱,醫藥板塊自身具有較高的多樣性,從投資屬性來看既有科技、也有消費、還有周期,從產業分類來看既有制造業、也有服務業、還有上游工業服務業。不過,由于醫藥行業投資存在專業知識等壁壘,操昭煦建議,個人投資者參與醫藥投資或許可以利用專業的醫藥主題基金。
行業基本面來看,今年醫藥板塊一直處于痛苦的去泡沫化過程,直到9月底才在醫療貼息貸款、集采預期緩和等因素的影響下,才有相對較好的表現通聯數據統計顯示,四季度以來申萬醫藥生物板塊已累計漲近20%,在全部行業中漲幅居前。
趙浩然對第一財經分析稱,醫藥板塊最悲觀的時間已經過去,2023年行業將會更為聚焦臨床需求變化(人口因素、臨床疾病譜等),重點布局科技創新、制造升級、消費升級等方向,短期依舊要重視防控政策變化帶來市場需求改變。
此外,趙浩然認為,鼓勵新藥創新的產業方向沒有變化,此前國內創新藥企業多以仿創為主,存在靶點扎堆、同質化問題嚴重、企業為了融資堆積管線的現象,這樣的創新無疑將會增加數量但不能提升質量。目前行業在新的藥物創新導向下,對新藥研發提出更高的標準,國內創新藥的質量將會得到明顯提升。
郝淼預計,接下來預計創新藥板塊會出現好轉;再者是醫療器械領域設備生產為主的公司,這源于9月份推出的財政貼息貸款,市場預期這將給相關板塊帶來增量資金。CXO(醫藥外包)或許是醫藥板塊最后啟動的細分板塊,因為CXO板塊跟政策相關性較弱,還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響。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