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碳達峰碳中和,可向哪家企業“抄作業”?
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明確指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11月14日,中美兩國元首近期在巴厘島會晤,也交換了關于應對氣候變化的看法。
碳達峰、碳中和,從宏觀視野來說,它關乎著全球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從中觀層面出發,它關系著一個國家的能源安全、技術轉型、產業升級。從微觀視角來看,企業作為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同樣無法置身其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這是中國對全世界的莊嚴承諾,早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有條件的地方、行業、企業,也在“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率先探路。對于數量龐大的中小制造企業,既不能被動等待錯失機遇,但又沒有實力與龍頭企業“齊頭并進”,這個時候向優秀企業“抄作業”,或許不失為一種選擇。
在本土制造企業碳達峰、碳中和探索中,美的集團就展示了一個上佳的范例。作為中國首家承諾至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實現碳中和的大型工業企業,美的集團目前已探索實踐出“供給側+需求側+服務側”三位一體的碳中和全產業鏈的“軟件+硬件”的全套解決方案。且這套綠色低碳發展的“美的方案”,并非“紙上談兵”,早已在美的自身多個生產基地落地實踐。
01 “美的方案”的內核是什么?
供給側提升綠電率,需求側減少碳排放
能讓其他中小制造“抄作業”,美的這位“課代表”的底氣何在?“美的方案”的內核又是什么?
在供給側,“美的方案”運用美的工業技術事業群深度布局智慧能源數字化平臺,其中涵蓋了工業控制、光伏發電、儲能設備及智慧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其核心關鍵詞就是“增”,以提高工業園區綠電率為目標來實現碳中和。因為綠電提升,這是碳中和必經之路。
在位于美的總部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的多聯機生產基地—西區工業園,放眼望去,目之所及的辦公樓宇和廠房屋頂,密密麻麻排列著分布式光伏發電和儲能一體化設備。
電力是生產型企業的主要排放碳排放來源,而外購電力間接產生的碳排放更是占總體排放的80%以上。工廠通過鋪設屋頂光伏等措施,可以大幅度增加清潔能源比例,減少廠區總體碳排量。
對于新能源供給,業內慣常從“源、網、荷、儲”角度來分析。屋頂分布式光伏系統對應“源”,即發電來源。對于“荷”,美的則利用自身雄厚的科研實力,重點針對電機的負荷與能耗的降低進行創新突破。經過創新,美的工業技術事業群的主營產品變頻器可以迅速適應負載變動,在滿足負荷需求的同時,最大效率地供給電壓及電流;其主營的另一產品高效電機,又能夠提高電能到動能之間的轉化,減少轉化之間的能量浪費。雙管齊下,實現了電機能源消耗大幅降低。
而像西區工業園這樣配備的智慧能源數字化平臺,美的集團如今已在21個生產廠區完成布局。2021年度美的集團分布式光伏發電量達到1.87億度,累計發電量達到9.95億度,相當于累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約80萬噸。其中,美的重慶工廠、合肥工廠3號廠房已經獲得碳中和認證,美的工業城西區獲LEED&WELL雙金級認證。此外,通過收購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陸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美的集團還進一步完善了綠色能源管理架構的拼圖,在碳中和全產業鏈供給側的優勢更加凸顯。
碳中和產業鏈供給側的核心是提升綠電,那么需求側的核心就不太難猜測,那就是節能減排。
在需求側,美的集團搭建了美擎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美云智數的數字智造和產業互聯解決方案,以及機器人與自動化事業部的自動化解決方案、瑞仕格的倉庫、安得智聯的智慧物流解決方案,為智能工廠提供全套解決方案提升綜合效率,以達到實現減少碳排放的目標。
具體而言,在生產能源的智慧管理上,美云智數創新性利用物聯網技術實時在線監測和控制設備能耗,并可遠程“定向追蹤”對獲得的能耗數據進行深度分析,為節能管理提供數據支持。除了單臺設備的能耗監控,這套系統內嵌的“智慧大腦”還可以結合生產計劃等因素建立分析模型,內置算法進行需量預測,致力于提高單位能耗產出。
在生產線變革上,美的集團大量引入KUKA機器人產線,憑借機器人高度自動化的機械臂與高精度的機器視覺系統提高工業生產效率;同時利用變頻器來設置程序,通過降低機器設備待機時間來減少生產過程中的耗電量。在焊接電氣化上,產線不再使用傳統燃氣,而是使用高頻電磁焊接技術,以降低碳排放和聲光污染。
在物流運輸上,智能化與自動化同樣唱主角。“立體倉庫+無人配送”的組合方式,實現了人力投入的減少和物流效率的提升。安得智聯的“運包一體化”操作,則將智慧物流的提質增效再次提升,實現了物流成本與碳排放的雙降雙贏。
采用這樣生產模式的工廠,其實已經不僅僅是綠色低碳的工廠,同樣也是全球智能制造的引領者。2022年10月11日,世界經濟論壇宣布全球范圍內再添11座新工廠加入“全球燈塔網絡”,美的廚熱順德工廠成功入。至此,美的集團已有5座全球“燈塔工廠”。
02 “抄作業”應該如何抄?
個性化需求定制,給出不同的滿意答卷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雖然是迫切而必需的,但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對于廣大中小制造企業而言,切忌盲目地一擁而上。因為縱使是直接“抄作業”,也是有竅門的。
中小制造企業要清晰地認識到碳達峰、碳中和戰略中蘊含的內在邏輯:既要把握好發展與減排的辯證關系。減排不是減生產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在經濟發展中促進綠色轉型、在綠色轉型中實現更大發展;也要把握好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關系。既要立足當下,一步一個腳印解決具體問題,積小勝為大勝;又要放眼長遠,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把握好降碳的節奏和力度,實事求是、循序漸進、持續發力。
因此在“抄作業”時,不同實力的中小制造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已具備成熟條件的環節,“點對點”“塊對塊”地進行借鑒復制。
美的集團早已敏銳地意識到了這一點,憑借在軟硬件一體化上的巨大優勢,推出了“一站式”的綜合解決方案,在供給側、需求側之外,又給廣大企業提供了服務側的選擇項。
在服務側,運用暖通空調、數智電梯、樓宇自控、智慧照明、智慧運營IOC等技術實現了綜合系統提效,同時以靈動辦公、無界會議和智慧通行為抓手打造了智慧辦公。其技術底座是樓宇科技事業部的iBUILDING美的樓宇數字化平臺中的碳管理系統。據介紹,這一數字化平臺可以幫助企業在碳信息披露、碳減排、碳中和三個階段實現數字化管理。首先,實現線上化碳盤查,在線完成邊、源、算、報、查五個環節的工作,將來所有的碳排放數據都可以在系統中找到相應的標準和模型。碳盤查報告能夠一鍵生成,并可進行線上核查。其次,隨著越來越多的碳盤查數據沉淀在系統中,有助于公司對其進行深度分析,進一步助力客戶精準規劃從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到零能耗的減碳之路,為客戶帶來節能減排的巨大收益。
可以預計的是,iBUILDING數字化平臺積累的大量碳排放數據,將在未來形成重要的企業碳資產。而這又將為企業實現碳中和提供了在綠電提升、節能減排之外的第三條路徑——以碳交易實現碳抵消。
對此,美的集團同樣在積極布局中,今后將和交易所及第三方認證機構進行對接,通過碳匯交易、綠色權益購買為客戶提供碳交易服務,幫助客戶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實現碳資產增值,提高成本效率。
值得關注的是,美的集團目前在供給側、需求側、服務側提供的“軟件+硬件”的碳中和解決方案,其實每個部分都是單獨打造的產品,可以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進行替換,并不是一定要百分百按照園區模型進行復制。
此外,美的集團自身已經進行運作的工業園區,并不都是新建的全新園區,也有已運作超過十年、二十年的舊園區,但這些舊園區依然能夠實現軟硬件數據互通。這就意味著,當下體量巨大、實際情況各異的存量改造市場需求,幾乎都可以采取“一園一策”方式獲得個性化改造需求的滿足。即使不同企業給出了不同的“作業”,“美的方案”依然能夠交出相匹配的“答卷”。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