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11月,債券市場經歷劇烈動蕩帶動銀行理財凈值出現較大變化,但理財發行節奏未有減緩,發行數量環比明顯回升。據統計,11月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超2700只,環比增長近34%。其中,理財子發行數量占比創年內新高。
“從理財子的角度來看,隨著債市的下跌,一些標的的性價比相對較高,會相應加大投資,同時公司也會持續推進產品,并不會減緩。”一位股份行理財子公司相關人士對記者稱。但需注意的是,盡管產品持續發行,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理財募集資金規模或會受到影響,而且相比發行數量,這是更值得被關注的指標。
與此同時,銀行理財收益率整體有所下降。11月新發行理財產品中,固定收益類和混合類產品的平均業績基準分別為3.91%/4.30%,均低于上月水平。不過隨著市場情緒修復、贖回壓力減弱,招商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對記者稱,后續理財可預期的收益率將好轉,當前是投資固收類理財的好時機。
【資料圖】
產品發行節奏加快
在凈值波動壓力下,銀行理財產品發行的腳步未停。據中信證券統計,11月共新發2701只銀行理財產品,產品發行量環比增加684只,環比增加33.9%;同比減少833只,同比減少23.6%,單月同比減幅為年內最低。
“對這一情況并不意外。”一位銀行業資深從業者對記者稱,在債市接連回調下,銀行理財收益率出現明顯調整,理財機構面臨較大贖回壓力,因而有動力加大新產品的發行力度;同時也不乏機構認為當前是布局債市的較好時點,進而積極布局相關產品。
具體來看,新發行產品中,理財子公司發行產品1016只,占比37.6%,占比保持各類型機構第一且提升至年內新高;農商行發行產品783只,占比29%;城商行發行產品725只,占比26.8%。
其中,信銀理財累計發行理財產品119只排名第一,中國銀行發行90只排名第二,興銀理財發行76只排名第三,11月發行產品數量前十大發行方中有8家理財子公司。這反映出在資管新規正式實施的背景下,銀行理財子公司已然成為理財市場的主力軍。
另從產品類型上看,11月新發行固定收益類產品占比最高,達2613只,占總發行數量的96.7%;混合類產品和權益類產品仍舊極少,混合類產品為73只,占比2.7%;權益類產品為12只,占比僅為0.4%。
整體而言,新發行固定收益類產品占比進一步提升。理財子公司11月新發行的1016只產品中,固定收益類、混合類和權益類產品分別為979只、26只和8只,占比分別為96.4%、2.6%和0.8%。其中,蘇銀理財、施羅德交銀理財、農銀理財和廣銀理財新發行混合類產品占比較高。
“固收類仍是理財子公司發力的主要方向,繼多數仍投在債券市場。”前述股份行理財子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即便債市短期出現急跌,但債券本質上還本付息,跌得越多,投資價值會有提高,因而對于理財子公司而言,部分會加大投資,發行一些新產品。“畢竟調整后的債券收益率更高,票息保護更高,提供了更好的買點。”
此前多家理財子公司也發布公告稱,在逐漸消化政策預期后,市場預計將回歸現有基本面,產品凈值表現預計將逐步修復。比如,招銀理財提到,目前債市短期急跌,但債券有票息收益,行情逐步見底,已至建倉時點。受市場調整回撤較大的產品均處于靜態收益較高水平,其長期回報將向靜態收益水平回歸。
中郵理財表示,目前市場的調整更多是基于預期被打破,加上前期利率水平較低帶來的預期沖擊,盡管有政策調整的預期影響,但更多的是情緒的宣泄。短期來看,利率已經出現超調。但中長期來看,本輪調整到位后,存在一定的配置機會。
不過,發行數量未減少并不意味著募集規模沒有受到影響。“這個階段,產品募集金額可能會下降,因為受收益率波動影響,投資者購買意愿可能有所下降,更多傾向購買存款類產品,對理財進行分流。”前述股份行理財子公司相關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
前述銀行業資深從業者也稱,在當前環境下,理財募集資金規模大概率會受到影響,但具體數據還有待觀察。
未來收益率或好轉
從收益率表現來看,11月下旬以來的波動直接使得銀行理財當月業績比較基準出現整體下滑。新發行理財產品中,固定收益類和混合類產品的平均業績基準分別為3.91%/4.30%,分別較上月下降0.07個百分點和0.17個百分點。
按投資期限區分,除3年以上期限產品平均業績基準有所提升外,其余期限產品平均業績基準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3個月、3-6個月、6個月-1年、1-3年期限產品的平均業績基準分別為3.58%、3.61%、3.86%和4.28%,分別較上月下降0.07個百分點、0.08個百分點、0.09個百分點和0.03個百分點。
另就存量產品而言,在債市大跌下,固收類理財凈值大幅回撤。據招商證券統計,11月下半月,理財公司最短持有期固收類理財平均半月年化收益率為-4.3%,定開純固收類/固收+平均半月年化收益率分別為-5.9%和-4.4%。
同時,截至11月末,最短持有期固收類理財、定開純固收類、定開固收+理財平均近3個月年化收益率分別為-0.6%、0.1%、0.2%。“可以說,這輪債市大跌將固收類理財近3個月的收益清零了。”招商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對記者稱。
但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在經歷短期急跌后,銀行理財收益率有望好轉。就像今年3月銀行理財發生第一波“破凈潮”之后,隨著資本市場情緒回溫,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出現一定程度的修復,多只產品收益率甚至出現跳漲的情況。
“整體來看,破凈峰值不及年初,對銀行理財機構的投資運作影響有限,理財市場流動性風險可控。”普益標準研究員姜玲表示,在全面凈值化時代,銀行理財市場正逐步加強對產品凈值波動的抵御能力。
展望未來,“理財可預期的收益率將好轉,當前反而是買固收類理財的好時機。”廖志明對記者稱,理財對債市的負反饋將逐步減弱,由于資本及稅收等因素,銀行自營主要配置利率債,而理財主要配置信用債,理財負反饋導致信用債信用利差脈沖式上升,后續或將回落。
民生理財也提及,對于債市不必過于悲觀,主要原因在于居民和企業實際融資需求未見拐點,政策持續在穩增長、寬信用方向發力,包括居民消費端的刺激政策、地產供給側需求側的優化政策、制造業投融資支持政策等,都需要低利率環境延續,以引導融資需求上升,支持實體信用修復。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