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貿組織(WTO)歐盟訴印度尼西亞禁止鎳礦石出口案(下稱“DS592”)中,印度尼西亞敗訴了。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鎳礦生產國,擁有已知全球最大的鎳儲量。有色金屬市場對該國政策向來敏感,近期由于印尼或將對鎳產品出口征稅的消息,在剛剛過去的11月,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期貨(以下簡稱“倫鎳”)月漲幅達到22.4%,波動幅度近8000美元/噸,目前倫鎳價格在2.6萬美元/噸左右。
【資料圖】
兩年前,印度尼西亞出臺相關鎳礦出口禁令,要求2020年1月起全面禁止鎳礦石出口;同時,對鎳礦石出臺相關加工要求,企業在出口前需在印度尼西亞加工或提純原材料。
歐盟對上述問題不滿,并在WTO提起訴訟。WTO公布的專家組裁決結果表示支持歐盟在這兩方面的訴求。第一財經記者從權威渠道獲得消息顯示,專家組支持了歐盟所有的起訴,即印度尼西亞禁止出口鎳礦石和其要求所有鎳礦石在印度尼西亞加工(純化或精制)的行為不符合關稅與貿易協定 (GATT)規定的要求。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在專家組報告出爐后的20-60天內,該報告應由WTO爭端解決機制通過,除非爭端解決機制以協商一致方式決定不通過該報告,或任何(涉案)一方決定上訴。
目前據外媒報道,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在一場會議上已表示,要上訴。
WTO為何支持歐盟所有訴求
歐盟方面認為,印尼對鎳礦出口的相關禁令及要求在國內加工的措施不正當,非法地限制了歐盟獲取不銹鋼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并扭曲了全球礦石市場價格。在 2019年11月,歐盟曾經同印度尼西亞聯系以試圖解決爭端。在磋商沒有達成解決方案之后,在歐盟要求之下,WTO在2021年1月成立了相關專家組,審理此(DS592)案件。
此次,WTO明確表示,印度尼西亞對鎳礦的出口禁令和國內加工要求違反了WTO規則。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WTO給出了兩條重要的解釋。首先,WTO專家組認定印度尼西亞對用于生產不銹鋼的鎳礦的出口禁令和國內加工要求不符合WTO1994年GATT中有關“出口禁令和限制規定”的規定。其次,專家組確認,印度尼西亞的措施不符合GATT中,關于為防止或緩解對印度尼西亞至關重要的產品嚴重短缺而臨時適用的禁令或限制的豁免。
“專家組建議印度尼西亞采取符合其義務的措施。”裁決中如此表示。
印尼還可能出臺新稅
“盡管我們在WTO,在鎳的問題上輸了……沒關系。我已經告訴(相關)部長去上訴。”佐科稱。
“我們想成為一個發達國家,我們想創造就業機會。如果我們因為害怕被起訴而退后一步,我們就不會成為發達國家。”佐科表示。
WTO專家組屬于WTO爭端解決機構一部分。應爭端一方的請求,爭端解決機構可以成立專家組,如任何一方上訴,則該案件可以進入上訴機構,但上訴僅限于專家組報告中有關法律問題和專家組詳述的法律解釋。
上訴機構可以維持、修改或撤銷專家組的法律調查結果和結論,而且上訴機構的報告一經DSB通過,爭端各方就必須無條件接受。不過目前尷尬的問題在于,WTO的上訴機構已經停擺,因而案件未來走向如何并不明朗。
與此同時,佐科還表示將停止出口其他未加工礦物,如鋁土礦。“尋找投資者,讓投資進入那里,就像鎳一樣有附加值。”他表示。
在禁止礦石出口以吸引外國投資者在境內發展鎳冶煉廠和下游產業之前,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鎳出口國。
在過去二十年中,由于不銹鋼需求的快速增長,鎳市場出現了增長。同時,由于鎳用于生產鋰離子電池,預計世界鎳需求將繼續增加,鋰離子電池是電動汽車和固定儲能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2年初起,印度尼西亞政府就開始透露,正在研究對鎳產品征收累進稅。近期,外媒則報道該政策將于2023年1月起實施,這引發LME倫鎳月漲幅達到22.4%。
不過,最新消息顯示,印度尼西亞國內有關鎳鐵關稅會議暫未達成最終協議,該出口累進稅政策恐需要延期兩年實施。
據悉,印度尼西亞政府正在討論的是,對于鎳含量低于70%的鎳產品征收出口稅的可能性,以繼續推進其國內加工業增長,目前印度尼西亞對外出口的鎳產品中鎳含量為30%至40%。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22年1-10月,中國累計進口印尼鎳及其制品226.7萬噸。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