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1月30日0至24時,廣州市新增6312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社會面發現61例。
12月1日,廣州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辦主任朱小燚在會上表示:“昨日廣州多區陸續發布通告解除疫情防控臨時管控區,這是廣東和廣州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堅持第九版防控方案和優化疫情防控“二十條”的重要舉措,是我們根據當前疫情實際情況的發展,對廣大市民關切的及時回應。同時,廣州各區今天劃定了新的高風險區,這也是根據檢測、流調結果來做好風險研判和防控,真正做到把該管住的管住,該落實的落實到位,該解封的也堅決解封。”
海珠區是本輪廣州疫情的“震中”。11月30日,海珠區解除了區內所有臨時管控區。
廣州市海珠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傅曉初表示,瑞寶、南石頭等13條街道的66個高風險區調整為低風險區;康鷺、后滘、臺涌等高風險片區以單元、樓棟為單位重新劃定高風險區。目前,全區現有高風險區8368個,其余區域均按低風險區管理。對于高風險區既要嚴格管控,做到“足不出戶”,也要全力做好服務保障,滿足群眾基本生活和就醫用藥需求。
海珠區在強化管理方面,因地制宜使用水馬、警戒線等,對高風險樓棟進行間隔,在醒目位置張貼高風險區標識,工作人員24小時巡查值守。傅曉初說:“今天,我們繼續落實管控措施,要求尚未轉運的核酸檢測陽性人員,切勿私自離開,避免接觸他人,造成社會傳播風險。”
同時,傅曉初表示,根據高風險區調整情況,增強醫療保障力量。優化設置醫療保障點46個,55臺救護車、382名醫護、135條醫療保障熱線在崗、在線服務,指定4間三甲醫院作為定點救治醫院。同時,建立區級應急救援隊伍,暢通與各大醫院轉診綠色通道。
在優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廣州也在促進經濟恢復發展。
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陳旭表示,第一,加強企業服務,支持全市符合復工復產條件的企業“能復盡復”“應復盡復”;及時打通堵點卡點,持續保障交通物流暢通,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進出口通暢。第二,進一步加大國家、省、市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落實力度,做好交通運輸、文體娛樂、住宿餐飲等困難行業紓困,兜牢基本民生底線。第三,更好發揮重大項目建設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問題,做好要素保障,推動項目早開工、快建設,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在公共服務補短板方面,陳旭透露,市第八人民醫院三期、市紅十字會醫院住院綜合樓、市胸科醫院整體改擴建等項目建設有序推進,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