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 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的有關情況。上海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將打造未來健康產業集群、未來智能產業集群、未來能源產業集群、未來空間產業集群、未來材料產業集群等五大未來產業集群。爭取到2030年,上海未來產業產值達到5000億元左右。
不光是上海,很多地方也在積極布局未來產業,深圳、南京等地今年來紛紛出臺發展未來產業行動方案或計劃。未來產業發展能級整體躍升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許多地方都明確看到了這一點。
(資料圖片)
簡單地說,未來產業是引領重大變革的顛覆性技術及其新產品、新業態所形成的產業,具有高成長性、戰略性、先導性等特征。這么高端前瞻性的產業,自然需要政策扶持,更需要進一步加大人才儲備和人才激勵等方面的投入。
首先是加大對未來產業的政策扶持。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描繪了未來產業發展藍圖。其中指出,要依據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趨勢,對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所涉及的物力、人力、財力、平臺和體制機制等進行系統規劃。
“戰略性新興產業”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指未來產業。這是國家對未來產業發展的指導性方針。
上海等地陸續出臺發展未來產業行動方案或計劃,措施中包括對未來產業進行政府的補貼、稅收減免等政策支持,這是國家整體規劃在地方上的具體落實,相信國家層面和地方層面還會有更多的政策支持措施出臺。
其次是要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通過科技創新支撐未來產業發展,這需要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方面的支持。
未來產業中的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技術、空天信息、綠色低碳等領域都需要高端人才,需要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需要涌現更多高質量的原始創新成果。沒有高端人才作為基礎,未來產業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上海市之所以能提出五大未來產業集群目標,也是因為其在這五大領域集聚了一批行業領軍企業、高水平研究機構和大批創新人才。
就全國范圍來說,數據表明,2021年,我國R&D經費投入達到27956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R&D人員總量自2013年超過美國以來,已連續9年穩居世界第一。這個巨大的科研人員群體中很多是從事未來產業方面研究的,屬于高端人才,將他們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是我國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再次是要發揮這個高端人才群體的重要作用,還需激勵機制進一步加強。要讓科研成果尤其是未來產業領域的先進成果和人才價值,得以市場化體現。
這其中,要實現企業和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的“互動模式”,按照“理技融合、研用結合”,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探索產學研協同攻關和產業鏈上下游聯合攻關,也包括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發揮平臺作用,為未來產業人才實現自我提供廣闊空間。
通過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分紅等方式加強對科技人才的創新激勵,也是對未來產業科研人員科研成果市場化激勵的重要方式。這一點,已經有了不少實踐經驗。
總之,加快布局未來產業,有利于培育壯大我國經濟新增長極,也會對地方經濟發展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但這都需要各方面的投入。政策支持力度夠不夠,人才儲備和培養是否充足,對關鍵人才的激勵措施是否具有吸引力,都是考量的重要方面。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