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11月的債基大面積回調后,許多投資者仍心有余悸,對一向以穩健著稱的固收類產品也有了新的認識。或是為了提振投資者信心,近期,有多家基金公司選擇以自購、分紅等方式來安撫投資者的情緒。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債券型基金已逐步“回血”,那么,止跌回穩是否意味著債市已經調整至尾聲?有受訪人士表示,短期債市調整壓力還需要等待負反饋的消解,預計會偏弱震蕩一段時間,從調整幅度來說當前債券市場已經具備長線配置價值。
提振投資者信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1月以來,債券市場迎來了大幅震蕩調整,債券型基金迎來普跌行情,甚至有部分債基一夜之間被“吞噬”了幾個月的收益,進而引發大量贖回。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3日,在已有數據的4917只債券型開放式基金中(不同份額分開計算),有超過4000只產品出現回撤,占比超過8成。
記者注意到,在如此低迷的市場行情和恐慌情緒下,有部分基金公司出手自購以提振信心。例如,11月22日,財通基金發布公告表示,將運用固有資金1.9億元投資投資財通多利債券A,18日表示將分別投資2億元、2千萬元至財通安瑞短債債券A、財通安裕30天持有期中短債債券A;10日再斥資1500萬元投資財通弘利純債債券。截至目前,財通基金僅11月的自購金額已經超過4億元。
一位基金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般在債券市場調整、投資者情緒下跌的時期,基金公司或其核心成員會采取購買自家產品的方式,這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安撫投資者的情緒,加強投資者的信任,幫助基金維持甚至擴大份額”。
該人士也指出,除了自購以外,基金分紅也是提升投資者體驗感的一種重要方式。“分紅除了能獲得投資收益落袋為安的正向反饋。在市場環境不佳、基金產品業績表現不好的背景下,分紅可以降低投資者集中贖回的壓力,也能提高投資者對所持產品的信心,留住部分投資者。”他稱。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4日,11月以來已有218只債券型基金(不同份額分開計算,下同)實施了219次分紅,合計金額達103.47億元;而10月1日至24日的區間分紅總額為58.06億元,環比增長近8成。
記者查閱公告發現,僅本周以來,就有超過60只債券型發布分紅公告。而在上述200余只債券型基金中,有62只產品為年內首次分紅,67只產品是年內的第二次分紅;在分紅力度上,有40只債基的區間分紅總額超過1億元。
債市調整已步入尾聲?
對于11月以來的債市調整,嘉實基金分析認為,債市收益率主要是受到資金利率快速上行、疫情管控政策調整、地產鏈融資政策放松等三方面的影響震蕩下行。其中疫情管控和地產政策均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調整,對市場情緒產生較大沖擊。
“從股債匯等資產表現來看,市場認為政府開始出臺政策刺激經濟,并上修了未來經濟的增長預期,進一步引發債券收益率快速大幅上行。”嘉實信用基金經理王立芹對記者表示,另一方面還有恐慌情緒造成的踩踏。
王立芹進一步指出,短期市場的快速下跌使得銀行理財贖回壓力陡增,債市調整和銀行理財贖回之間形成負反饋進一步加劇了機構的拋售行為,流動性偏弱的資產進入“買方定價”的狀態,11月第二周信用債大面積出現大幅高估值成交。
不過,本周以來,部分此前回撤較大的債基已經止跌回穩。Wind數據顯示,在上述已有數據的4917只債券型開放式基金中,11月16日、17、18日,均有超過2000只債基的單日凈值下跌,而11月23日,這一數字已經縮至268只。
以純債型基金產品為例,11月23日有超過九成的純債基金凈值上漲,單日回報為負的純債產品只有19只;其中單日跌幅最大的是中加豐尚純債,為0.16%;而漲幅超過0.16%的純債基金則有68只。
那么,種種跡象是否意味著債券市場的調整已經進入尾聲?債市目前已經具備了配置價值嗎?
對此,招商基金固定收益投資部相關人士受訪表示,短期債市調整壓力還需要等待負反饋的消解,預計會偏弱震蕩一段時間,從調整幅度來說當前債券市場已經具備長線配置價值。
該人士進一步分析稱,“債券市場走熊需要看到貨幣政策收緊,在當前經濟基本面走弱,未來穩增長導向仍需要貨幣政策維持合理充裕的前提下,流動性從政策上主動持續收緊的概率不大”。
嘉實純債基金經理軒璇則對記者表示,“債市收益率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調整并達到新點位之后,重啟下行的動力也將更強。而由于債市大幅回調、資管產品凈值大幅回撤引發的贖回潮預計也會逐步回歸理性,負反饋效應不會成為主導市場的主要因素”。
“目前債券的下跌主要是情緒面的反映,缺乏基本面的支撐。”在軒璇看來,短期在情緒催化下,債券收益率或將震蕩上行,但債市轉熊拐點仍然需要等待經濟刺激政策的實際效果驗證,債券的調整反而帶來了后續的入場機會。
“除了一些產品贖回沖擊的余波外,債市的調整基本告一段落,與歷次債市走熊的高久期高杠桿有本質區別。快速調整后配置價值再現,機會總是在急跌時孕育。”博時基金相關人士也對記者表示,“短暫波動不影響債市長期向上趨勢,我們需要做的往往只是多堅持一步,不要在黎明前選擇放手”。
不過,王立芹也提醒投資者,“市場短期仍將在情緒的干擾下劇烈波動,理財贖回的負反饋仍然不能過早斷言結束,因此債券拋售的情緒可能還沒有出清,不排除短期仍然會出現拋售行為”。
另一方面,記者注意到,近日有多只債基宣布暫停申購或暫停大額申購。Wind數據顯示,以暫停申購起始日為基準,11月21日至24日,僅4個工作日就有48只債券型基金產品宣布暫停大額申購,明確將大額資金“拒之門外”。
“限制大額申購是為了控制規模,保證資金的穩定性。一方面,如果未能將大量進入的資金納入布局,那么就會攤薄原持有人的利益;另一方面,機構行為沖擊下,也有可能會導致產品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一位資深債券分析師告訴記者,這一舉動主要是為了減少機構大額申購帶來的影響,對于普通個人投資者來說影響不大。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