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11月22日,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成方金融科技論壇暨全球金融科技大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表示,服務門檻高、覆蓋面不足、“數字鴻溝”難以消除是普惠金融發展面臨的世界性、長期性難題。對此,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
近年來,人民銀行推動實施2019-2021年金融科技發展規劃,接續出臺2022-2025年新階段發展規劃,全面推廣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通過應用試點、示范工程、伙伴行動等措施引導金融業運用數字技術賦能金融服務提質增效。
“十四五”規劃綱要對金融數字化轉型工作提出了明確部署。潘功勝建議,要加快推進金融數字化轉型工作,充分發揮“數字技術+數據要素”雙輪驅動作用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數字思維、數字元素持續注入金融服務流程,培育技術先進、業務高效、渠道融合、風控精準的數字化能力,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優化金融產品供給,強化對金融風險的智能感知、穿透分析與聯動處置,推動構建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現代金融體系,全面增強金融業綜合實力與核心競爭力。
移動支付、數字信貸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亮麗名片。但與此同時,“數字鴻溝”難以消除也是普惠金融發展面臨的難題。
對此,他認為,應健全數字普惠金融服務體系。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充分運用移動物聯網、智能終端等現代信息技術拓展金融服務渠道、擴大服務半徑、降低邊際成本,推動網絡化、智能化金融業務與生產生活場景深度融合,打造產品豐富、交互智能、流程高效的數字普惠金融服務體系,不斷提升普惠金融的下沉深度、覆蓋廣度。
此外,潘功勝提出,要運用金融科技增強銀行的小微信貸能力。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精準識別融資需求,將企業誠信經營、納稅信用、專利價值等數據轉化為信貸動能,紓解銀企間信息不對稱問題,推動企業底層資產數字化、產業鏈條透明化,促進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提質降本。
另外,潘功勝還建議,全面實施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范工程。深化科技創新應用,加快構建更為經濟高效、安全便捷的數字服務渠道,推動金融與民生領域系統互聯和信息共享,發揮數據要素倍增作用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推出更多數字化惠農金融產品,努力提升農村金融承載能力和農民金融服務可得性。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