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作為我國企業中的優秀代表,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稀缺資源,雖然數量上只占全國企業數量的萬分之一,但卻是國家實體經濟的“基本盤”。
近日,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深圳市關于進一步推動企業上市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下稱《若干措施》),推動轄區內上市公司做優做強做大。
(資料圖片)
《若干措施》共五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為總體目標,明確到2025年工作目標:到2025年末,全市境內外上市公司數量超600家,新增首發募集和再融資資金超3000億元,上市后備企業累計超3000家;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專利數等指標全國領先,新增千億市值企業3~5家、百億市值企業10~20家,新增上市公司中專精特新企業占比超50%。
第二至五部分從完善工作機制、擴充上市后備企業、提高服務水平、支持做優做強做大等方面提出25條政策措施。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在深圳注冊的A股上市公司共有398家,約占A股同期上市公司1/13,低于北京(447家)和上海(409家),2022年上半年整體營業收入29704.1億元,約為全市GDP的1.97倍。
為了加大企業上市扶持力度,《若干措施》提出,要對境內上市企業分階段、按進度給予不超過300萬元獎勵,其中完成股份制改造及上市輔導的獎勵150萬元,上市成功后再獎勵150萬元;對直接在境外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獎勵300萬元;對在新三板掛牌的獎勵50萬元,進入創新層的再獎勵30萬元。
另外,還將企業上市工作目標任務納入全市年度績效考核事項,對年度目標任務完成較好的區予以通報激勵。
據了解,自2004年,深圳實施中小企業上市培育工程以來,深圳企業上市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據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披露,截至2022年11月9日,深圳境內外上市企業合計527家,其中境內A股上市企業399家,境外上市128家,但面臨上市公司數量增長放緩和上市后備資源不足等問題。
一方面,A股上市公司數量增長率明顯放緩。2019年至2022年1~10月,深圳分別新增上市公司15家、35家、41家、29家,增量分別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三、三、二、三位,但上市公司數量增長率在全國大中城市中未占優勢。2022年,主要大中城市上市公司數量增長率均大幅放緩,深圳放緩幅度更為明顯。
另一方面,上市后備資源儲備有待進一步加強。截至2022年10月底,深圳擬上市企業191家,其中在輔導123家,在審68家(已過會、已注冊未上市21家),擬上市企業數量低于浙江、江蘇、北京、上海、廣東等,居全國第六位(按證監會轄區統計排名)。
另外,上市公司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
據統計,目前深圳A股上市公司風險警示企業11家,約占A股總數8%;2022年上半年,深圳高質押比(大股東質押比例80%及以上)上市公司共18家,另有11家上市公司質押比例處于70%~80%之間,處于高質押邊緣;深圳共有89家上市公司發生虧損89.92億元,較去年同期49家虧損34.46億元,虧損家數及金額均大幅增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