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1月16日下午,廣州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張屹在會上表示:“近日,我市新增感染者人數持續攀升,仍主要集中在海珠區高風險區域。我市持續加強統籌調度,集中各級各類資源全力攻堅海珠。”
11月15日0至24時,廣州市新增6296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社會面發現17例,其余在隔離觀察、高風險區篩查或閉環管理重點人員檢測中發現。新增感染者中無癥狀6138例、輕型158例,感染者有序閉環轉運至定點醫院、亞定點醫院或方艙醫院隔離觀察治療,情況穩定,無重型、危重型患者。
據通報,15日,海珠區新增感染者6060例,仍主要集中在鳳陽街康鷺片區;華洲街龍潭和南洲街大塘高風險區域疫情仍在發展;赤崗街、江海街新增感染人數下降;除上述管控區外,其他區域仍有散發個案,提示海珠區疫情形勢依然復雜嚴峻。
張屹表示,15日廣州調集4600名醫務人員奔赴海珠及其他高風險區域,醫務人員、社區工作者、志愿者們組成一個個上門采樣小分隊,挨家挨戶,爬樓梯、采核酸,目的就是盡可能把感染者撈出來、早隔離早轉運,盡快阻斷社區傳播鏈條。
“疫情流行期間,核酸檢測是確保能夠及時發現感染和傳播風險的最有效辦法。我們會按照國家聯防聯控機制最新發布的二十條優化防控措施,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繼續聚焦重點、精準施策,不斷優化區域核酸檢測方案。”張屹說。
在1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海珠區提到安排醫護人員對高風險區進行單人單管上門采樣。提及目前進展,廣州市海珠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傅曉初表示,為盡快遏制疫情傳播,分級分類組織開展核酸檢測篩查,對居住在重點片區的高風險人群,采取單人單管的方式,上門進行采樣,已累計采樣17.69萬人次。
對于琶洲方艙醫院的運行情況,傅曉初表示,已成立了由13個部門共同協作的工作專班,就轉運通勤、生活物資、環境保障等方面實時響應、快速處理;統一為艙內人員提供餐飲服務,每天提供餐食近8萬份;陸續發放2萬份生活愛心包及核酸抗原檢測試劑盒。
同時,傅曉初說:“關于大家關心的海珠區社會面防控措施是否調整的問題。目前我們正在評估前期封控措施成效,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及時研判、動態調整,請大家密切留意官方發布,我們將第一時間向社會公開。”
14日凌晨,海珠區發布《關于調整部分區域社會面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和《關于繼續強化部分區域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以東曉路接昌崗路和科韻路為劃定界限,對三部分區域內的疫情防控措施分別作出調整。
在東曉路接昌崗路以東,科韻路以西的范圍繼續實行此前的防控措施,包括所有市民原則上居家,地鐵、公交、出租車、網約車暫停服務,強化限制人員流動等措施,實行時間延續至2022年11月16日24時。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