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第一財經
(資料圖)
A:Alex Zhavoronkov 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創始人兼CEO
“十年、十億美金”是業內對一款新藥研發所需的時間和經濟成本達成的共識。但在人工智能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這一認知或將被顛覆。2021年,英矽智能依托AI平臺發現一種適用于特發性肺纖維化的臨床候選新藥,從靶點發現到提名臨床前候選藥物僅花費了18個月、260萬美元。
Q:AI驅動的藥物發現能否成為顛覆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的關鍵動力?
A:目前,AI已然成為生物醫藥創新的關鍵動力,眾多大型制藥公司都在通過合作、并購、內部團隊搭建等行為強化自身AI技術和能力。在未來,AI作為生物醫藥產業的強勁引擎,將持續推動產業創新。對公司而言,采用AI技術進行自有管線研發意味著巨大的未來發展空間。這是一個相當有潛力的利基市場。
此外,AI和自動化技術的融合也是前景廣闊的趨勢之一。舉例來說,英矽智能正在建設的自動化智能實驗室,就將AI驅動的靶點發現平臺和小分子生成系統與自動化實驗室連通,實現全智能的高通量實驗驗證。在AI算法和自動化技術的賦能下,英矽智能將積累更多數據,搭建先進的多模態AI引擎,進一步提升藥物研發效率。
Q:制藥公司正涌入AI藥物研發的賽道,面對競爭英矽智能有哪些優勢?
A:首先,英矽智能可以做到“端到端”藥物研發,即利用AI助力靶點發現、化合物設計和臨床試驗結果預測等藥物研發的主要環節。隨著算法的普及,搭建AI研發團隊、提高AI研發能力會越來越簡單,端到端覆蓋的平臺優勢會更加凸顯。近期,英矽智能即將發布Pharma.AI集成平臺,正式完成對制藥全流程關鍵節點的覆蓋,建起強大的技術壁壘。未來,具備端到端研發能力的公司將保持巨大競爭優勢。
其次,扎根中國也是我們競爭優勢的來源。得益于中國政府的創新友好政策,這里的臨床研究機構產業(CRO)飛速發展,讓英矽智能在藥物合成、測試和驗證等過程中占得先機,真正實現AI和DD雙輪驅動,相輔相成。同時,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穩步向前,本土市場持續擴大,也為行業帶來了很大的展望空間。
Q:英矽上海分公司未來主要的發展目標和挑戰是什么?
A:我們希望堅持走AI藥物研發的道路,并在未來擴大項目數量,讓盡可能多的項目走到臨床階段,最終造福患者。基于上海的創新氛圍、中國廣闊的CRO資源、高質量的制藥人才,分公司主要關注新藥研發,和國際化的AI研發團隊配合。同時,我們也會在上海召集更多AI和自動化人才,推動新一代AIDD技術發展。
我們所處的賽道面臨一個共性的挑戰,就是高質量生物學數據的收集,其中包括文字、圖像等多種類多維度的數據,來源包括人類和動物。這些數據對藥物研發和理解疾病有很大幫助,但出于對數據隱私保護的考量,生物學數據共享共治依然存在諸多限制。
我們期待政府在相關領域推進標準和規范落地,解決數據可得性痛點,進一步加速AIDD領域發展,為病患和社會帶來更多價值。
Q:生物醫藥產業自主創新的持續性根本動力從何而來?
A:生物醫藥的持續創新,源于人們仍然受困于生老病死的現狀,和專業從業者不斷突破自我、造福民眾的堅持。正因如此,在攻克重大人類疾病之前,生物醫藥的突破創新不可能停止。在英矽智能,我們秉承“患者優先、不懈創新、坦誠正直”的核心價值觀,盡力將疾病治療方案迅速帶到需要的患者身邊。我們的發展起源于病患的需求,也服務于病患的需求。
Q:上海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最顯著的優勢是什么?
A:上海是一個很現代化的城市,同時它也非常的包容和有活力。這個城市有大量高水準的學術機構,你幾乎能在這里找到每個領域的專家。在生物醫藥領域,上海之于中國,就像波士頓之于美國。如果說深圳是軟件、機器人和制造業之都,那上海一定是生物科技之都。
較之于其他城市,這里的政府和投資人都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生物醫藥的發展中。他們會用專業知識評估企業價值,并給予對應的關注。如此一來,企業的許多業務和事項推進都會非常迅速且順利。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