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A股三大股指沖高回落。截至收盤,滬指跌0.13%,深成指跌0.24%,創業板指跌1.25%。兩市成交額連續第二個交易日突破1萬億元。
板塊方面,鋰礦、儲能題材深度回調,航空、煤炭、汽車走弱。醫藥股掀漲停潮,金融板塊表現強勢,房地產股沖高回落。
具體來看,醫藥板塊霸屏漲幅榜,截至收盤,亨迪藥業、廣生堂、金石亞藥20%漲停,豐原藥業、海思科、奧賽康等10余股10%漲停。
(相關資料圖)
房地產服務板塊漲幅居前,中天服務漲停,特發服務漲超6%。
機場航運板塊全線大跌,華夏航空、南方航空跌超7%,白云機場、中國國航跌超6%。
個股方面,今日共有37只個股漲停破板,其中怡和嘉業漲超19%,渝開發、東方雨虹漲超9%,皮阿諾、人民同泰漲超8%;今日共3股跌停開板,賽騰股份跌超9%,青海華鼎、威奧股份均跌超8%。
Wind數據顯示,北向資金全天再度單邊凈買入166.02億元,創年內新高,近2個交易日累計加倉超310億元。
【機構觀點】
國盛證券:市場底部或已出現。自2021年初以來,以上證50、滬深300為代表的大盤藍籌的周線下跌已接近40%,下跌時間接近20個月,走出了7浪結構,無論時間、幅度、結構下跌都已充分,因此從中期來看,上證50、滬深300的周線級別下跌已步入尾聲。目前,科創50、計算機、醫藥已形成日線級別反彈,說明市場悲觀情緒在被逐步瓦解,風險偏好在逐步提高,市場當下的星星之火,未來將呈燎原之勢,市場中期底部或已出現。中期建議繼續耐心逢低布局上證50、滬深300等大盤藍籌板塊。
東吳證券:疫情防控二十條新規,利于消費醫療及藥店等復蘇。疫情防控二十條新規中取消次密接、密接改為“5+3”、入境隔離期縮短等,科學精準防控疫情將是趨勢所向,利于宏觀經濟恢復、利于醫美及藥店等消費醫療復蘇,但同時群體免疫出現,新冠引起的并發癥相應的藥物需求也將大幅提升,如呼吸道止咳藥、退熱藥等;另外居家自測的抗原需求也將明顯。相關上市公司將會受益比較明顯。
中信證券:美國通脹數據以及美元指數雙重拐點或已出現,加息對金價的壓制作用顯著弱化。海外經濟衰退擔憂不減,且全球長期通脹可能維持高位,黃金作為抵御經濟衰退和抗通脹資產的配置價值凸顯。隨著金價漲勢確立,具備黃金儲量和產量優勢、業績隨金價上漲彈性更大的龍頭股將更加受益。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