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背景下,我國票據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商業匯票承兌超20萬億元,貼現超14萬億元,同比均有較大幅度增長;票據融資增加2.5萬億元,占全部貸款增加額的13.8%,占短期貸款增加額的43.8%;與此同時,截至9月末,票據融資余額達12.3萬億元,占全部貸款余額的5.8%,較上年同期增加1.4個百分點,占短期貸款余額的25.3%。
雖然票據市場規模增長,但商票承兌、貼現占比仍較低,只占商業匯票的8%~15%。“商票融資前景可期,應激化商票信用功能,更好地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在日前舉辦的“新時代商票發展與創新研討會暨《中國票據簡史》首發式”上,江西財經大學九銀票據研究院執行院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肖小和表示。
(資料圖)
肖小和認為,近年來,票據市場基礎設施大量設立、市場透明度大幅提升、業務規模持續增長、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已經具備了發展商票信用的條件,應該充分激活商票信用功能。
“商業匯票的未來決取于商票信用的發展。”肖小和稱,商票信用是商業信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及信用高水平發展的產物,隨著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企業信用信息集成化及票據數字化進程的持續深入,將不斷優化和改善商票信用環境,拓寬商票的使用場景與接受范圍,為商票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上海票據交易所研究規劃部總經理顏永嘉表示,商票是建立在商業信用基礎上的信用工具,具有權利義務明確、約期付款、可轉讓貼現等特點,應調動各方積極性,建立有效推廣商票的良性機制,供應鏈票據平臺是很好的載體。
顏永嘉同樣認為,商票發展的核心在于信用,應發揮好商票信息披露機制作用,促進承兌人付款履約,增強企業受理信心,還要加強商票業務的宣傳和培訓,進一步普及業務知識。
實際上,過去幾年,商票業務增速趨緩,發展面臨挑戰。一方面,受此前少數低信用企業影響,企業對商票的接受度有所下降,商票流動性降低;另一方面,類票據的發展也給商票市場帶來一些影響。顏永嘉表示,未來商票市場發展需要各方合力,從加強正面宣導、優化功能服務、推動完善政策等多方面入手。
工商銀行票據營業部專家張滌塵也提到,當前我國商票市場發展面臨著前端簽發意愿有待進一步提升,后端流通融資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商票評級約束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等問題。
對于商票業務發展,張滌塵提出以下建議:一是通過規范應收賬款融資市場,推動供應鏈票據推廣應用,積極創造良好的商票應用環境;二是加快商業信用和票據信用體系建立,完善商票信息披露機制;三是切實加強商票融資能力,提升貼現市場服務能力,拓寬商票直接融資路徑,拓展已貼現商票再融資渠道。
江西財經大學九銀票據研究院秘書長、九江銀行票據中心總經理秦書卷稱,目前,商票在票據總量中占比還較低,商票貼現比承兌占比更低,商票貼現增速則比銀票要高。未來,商票的價值將逐漸被發掘,包括交易結構靈活和輕資產低成本等商票在供應鏈中運用的優勢、產融數字化以及商業銀行對公業務轉型帶來的機會。因而,銀行主導的供應鏈金融將是解決產業鏈上企業融資的真正關鍵,“平臺+增信+應收賬款票據化”將是鏈式供應鏈融資的關鍵。
興業銀行同業金融部票據中心副總經理趙青稱,對于企業而言,商票契合供應鏈實質,融資成本更低,能夠滿足企業財務籌劃的需求,且具有更明確的法律關系,商票信用體系已逐步完善。他進一步從流動性、追索權方面分析了商票市場發展面臨的困擾,提出進一步加強票據服務實體經濟的輿論宣傳、暢通主體定價機制、正確反映不同層級信用主體的市場價值、探索有選擇性的放棄對貼現人及其前手的追索權、合規開展商票增信業務等發展建議。
江蘇銀行上海分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助理王健表示,長期以來,我國商票市場存在市場結構明顯失衡、基礎制度缺位等問題,商票發展基礎不穩定。他認為,建立和完善商票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促進商業信用體系和商票市場發展的良性循環,有利于強化市場信用約束和商票市場高質量發展。對于商票業務創新,他建議可積累信用數據庫,構建中小企業信用數據庫;共享信用信息,搭建完整的商業信用體系;配套處置機制,實現市場加制度化雙重約束等。
會上還發布了《中國票據簡史》一書,總結了票據發展的經驗與教訓,對中國票據市場未來發展進行了思考和闡述。肖小和表示,當前,票據市場規模空前擴大,市場參與者更加多元化,制度體系逐步完善,科技應用水平顯著提升,票據創新層出不窮,應用理論研究成果豐碩。為了更好規劃未來,深入研究票據發展歷史、總結發展規律十分必要。該書共分為3篇,分別為中國古代及晚清時期的票據、民國時期的票據、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票據,可供讀者學習。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