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健適醫療總投資50億元的無錫基地項目正式啟用,預計3-5年后形成超百億產值醫療產業規模。
這家成立于2019年的醫療器械,前兩年通過資本的迅速擴張收購了大量的國內外企業,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資本驅動的醫療器械平臺,不過隨著這兩年資本開始收縮,健適醫療的這種依靠收購發展的模式也正在受到更大的挑戰。
(資料圖)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健適醫療旗下的成員企業包括健適無錫、健適大灣區、天津瑞奇、南通華爾康、江蘇尼科、泓懿醫療、聚贏惠康、GenesisMedTech Innovation、Genesis Shockwave、GVascular等。
在眾多的收購中,健適醫療今年2月對心臟瓣膜企業蘇州杰成的收購尤其受到業內和資本市場的關注,據了解,這項收購規模達到20億元左右。通過收購蘇州杰成,健適醫療踏進了目前最火熱的心血管器械賽道——結構心。
不過杰成曾是一家創業失敗的公司,團隊最終因與投資人的矛盾而解散。此前有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健適花了高昂的代價收購一家倒下的企業,其中也不乏資本運作的成分。公開資料顯示,藥明康德創始人李革是杰成醫療的投資人之一,而藥明康德也支持了健適醫療收購項目。
健適醫療近年來另一項值得關注的引進項目為美國上市公司ShockWave的“血管內沖擊波”鈣化處理技術,健適獲得了該項目的中國獨家代理權。據介紹,ShockWave的產品也將借助健適無錫的研發生產基地進行技術轉移和國產化。今年以來,該公司在納斯達克的股價漲幅接近40%。
多位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目前全球資本都開始收縮的大環境下,健適這類靠資本運作和收購來支撐的企業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豪華版消耗資源是否能與融資能力相匹配是一個問題,畢竟醫療器械是長周期的。”一位資深醫療器械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健適醫療由前波士頓科學中國CEO王欣創立,在上述人士看來,盡管王欣擁有整合資源的能力,但是他的短板也很明顯,就是對研發的了解以及對資源的組織能力。
另一位業內人士也持類似觀點,他認為,健適基本沒有原研的產品,而真正具有高附加值的是創新,這恰恰是健適缺乏的。“在基礎研究和產業轉化方面應該要有一個平衡點。”他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我認為原研的價值就在于稀缺性和潛在的壟斷效應,如果只是資本運作,那么很難保證購買項目的質量都一如既往的好,只能跟風買買買。資金方面的損失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還會錯過時機,當產品上市時就面臨一片紅海。”
也有業內人士稱,健適依托背后強大的資本,可以提升容錯率,仍然具有優勢。但現在資本本身存在的問題是較為短視。“現在的資本恨不得今天投了明天就賺錢,他們理想的回報時間一般不希望超過兩年,但醫療器械的研發哪有那么容易。”一位醫療器械投資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也導致國內真正搞原研的企業太少,拿來主義居多。”
在醫藥行業,早期通過這種“買買買”的模式推動的如再鼎醫藥。但資本的注入使得收購標的價格水漲船高,企業收購的成本越來越高,這種主要依靠全球引進的模式逐漸失去吸引力。近一年來,再鼎醫藥股價下跌近56%。
“健適現在的擴張仍然受益于前一階段資本瘋狂推動的時代,現在大資本出不了錢,他們會面臨較大的挑戰,再大手大腳地花錢可能不會得到投資方的通過。”某國內醫療器械廠商高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生產基地可能也不會成為企業最優先考慮的,現在的每一分錢都得省著花,花在最需要的刀刃上。”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