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公布GMV,沒有上熱搜,今年“雙十一”大促尤為特別。
11月12日零點,一年一度的電商雙十一大促落下帷幕。與往年雙十一的熱鬧非凡相比,今年的雙十一尤為不同,平臺更加低調,消費者消費更加理性,商家參與活動也更謹慎。
(資料圖)
平臺:更低調
今年雙十一大促結束后,天貓、京東都未公布今年的總成交額。
天貓表示,今年天貓雙11穩中向好,交易規模與去年持平。京東則表示,今年雙十一超越行業增速,創造了新的紀錄,零售購物用戶數也再創佳績。自“雙十一”大促活動出現以來,首次平臺沒有公布總交易額。
自2009年雙十一開啟至2021年,公布GMV都是電商平臺的大動作。據第一財經整理,2017年到2021年天貓雙十一的總成交額分別為1682億元、2135億元、2684億元、5403億元,京東雙十一的總成交額分別為1271億元、1598億元、2044億元、2715億元、3491億元,都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
從平臺角度看,平臺今年也不再重投入進行宣傳。今年雙十一,天貓、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都未再和電視臺合作舉辦雙十一晚會。此外,11月11日當天,僅“雙十一”話題上了低位熱搜。
快遞包裹數據看,今年雙十一的高峰包裹量低于去年。11月12日,國家郵政局公布數據顯示,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遞包裹42.72億件,日均處理量是日常業務量的1.3倍。其中11月11日當天共處理快遞包裹5.52億件,是日常業務量的1.8倍。
這一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滑。2021年雙十一期間(11月1日-16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攬收快遞包裹68億件,同比增長18.2%。同時雙十一的兩輪促銷導致去年整個促銷期內快遞業務量從“單高峰”變為“雙高峰”。第一個高峰出現在11月1日,當日全國共攬收快遞包裹5.69億件,同比增長28.5%;第二個高峰是11月11日,當天全國共攬收快遞包裹6.96億件。去年的兩輪高峰快遞包裹量都高于今年的高峰快遞包裹量。
此外,幾家快遞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將不會公布雙十一相關的快遞數據。
消費者:更理性
從消費者角度看,今年的消費者更加理性。
上海消費者王佳(化名)對第一財經記者展示了今年她為雙十一所列的表格,這是她第三年為雙十一制作表格。表格上記錄了她購物車中商品的各種優惠活動,這張表格花費了她一晚上的時間。
(圖由受訪者提供)
對此,王佳表示很有必要性。“雙十一會有很多活動,首先第一個是全平臺的活動,全平臺的活動它有兩類,第一類就是跨店鋪的滿300-50,這個活動有些店參加,有些店不參加。因此要湊到300的倍數最劃算。第二個活動是天貓的88VIP的券,實付滿3800會減300元。另一方面每個店鋪都會有一些活動,例如店鋪前100名付款會有額外的優惠,需要拼手速。因此滿足很多條件,才能把所有的券都用上。”
作為雙十一的深度參與用戶,王佳表示,“雙十一是十分優惠的,但需要計算出最低價,否則商品價格和平時的促銷價差不多。”
另一位消費者吳敏(化名)則表示,今年的消費態度是可以不買但不能買貴。由于各種優惠比較多,即使都在同一個直播間下單,因為平臺優惠疊加的不同,也會導致最終價格不一致。
吳敏展示了她和朋友在同一個直播間購買的面膜,由于各自使用的優惠券不同,導致雙方最終的實付款有差距。雖然價差不大,吳敏還是選擇了退款。
在消費習慣上,不少消費者不再執著于在雙十一下單。消費者陳怡(化名)表示,在9月購物時發現某品牌優惠力度較大,且商家告知價保一直到雙11,隨后她下了單。
在雙11比價時,她發現所購買的商品雙十一價格不如9月活動價優惠,讓她十分驚喜,并且表示日常活動力度的加大讓她不再執著雙十一。
此外,還有消費者還表示隨著新興渠道的崛起,今年不少商品已經不再綜合型電商平臺上購買。消費者李晨(化名)表示“我今年有很多東西不在雙十一買了,因為我發現部分平臺上的商品價格比起雙十一依然有優勢,比如山姆的生活用品,日上免稅店的化妝品也可以直郵到家,都可以直接買。”
對于部分消費類目的分流,易觀分析品牌零售行業高級咨詢顧問陳濤表示,某些平臺例如日上跨境電商的商品價格更低,可能因為貨源對接渠道不同。對于這類情況,陳濤認為今后綜合性的大平臺和垂直類目平臺會共存,某些垂類平臺關注到消費者的需求后可以把這些需求做精做好。
商家:更謹慎
雙十一往往是商家重投入重收獲的時期,但高投入未必有高轉化。今年雙十一,不少商家通過精細化運營在營銷上降本增效。
健身器材品牌尚體獸鳥電商總監聶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品牌一直在嘗試通過直播進行轉化,但由于客單價較高且商品需要體驗,此前一直沒有找到適合品牌直播的方式。
聶偉表示,公司在今年下半年找到了適合自身的方法開始直播帶貨。“直播的趨勢很明顯的,但其實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能及時的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目前,旗下品牌速爾已經和知名模特胡兵、李艾建立了長期合作,“這類達人的自身及粉絲畫像與品牌定位比較契合,他們都有健身需求和習慣,對于各類健身產品比較理解,在直播時也會講解得更加專業。同時這類達人主播在講解時長也比超級頭部主播長不少,基本能講解15到30分鐘,講解得很透徹也更有代入感,同時還能將自己的健身鍛煉心得融入進去,費用也比較合適。”
在品牌方看來,這類合作雖然目前沒有帶來巨大的成交額,卻是不錯的嘗試。“從支出和盈利看,至少不虧本,而且在做品宣的同時,也獲得了一點業績。”
相較于超級頭部主播的流量,速爾更傾向于高性價比且更契合的達人主播。在直播試水后,速爾與上述達人建立了長期合作,“直播需要找到適合自己品牌定位跟粉絲畫像相契合的達人,然后同時跟他進行長期合作,因為商品偏高客單價,直播一場就轉化比較難,建立長期合作后通過達人反復講解,易于轉化。”
此外,在參與雙十一活動上,不少商家也更加謹慎。一位從事日用品的商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盈利角度考慮,商家在雙十一盈利與否與商品日常定價有關,一旦商品日常價格不高,在參與大促讓利后會導致利潤微薄甚至虧損出現,為此今年雙十一他特別選擇了“平時利潤相對較高的商品參加活動”,本次雙十一基本做到收支平衡。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