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多地接連推出2023年版惠民保并開放投保,新產品在投保范圍、保額、免賠額等方面均有所調整。
第一財經梳理發現,截至11月9日,廣東已有汕頭、中山、梅州等超過10個城市上線了新版惠民保產品。迭代升級后的惠民保產品大多延續了以往的低門檻特點,基本上“加量不加價”,其普惠性更加凸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不過,在朝著惠民方向邁進的同時,惠民保的可持續經營問題也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有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表示,惠民保在遍地開花背后仍面臨諸多挑戰和風險,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從多方面發力。
廣東多地惠民保“上新”
“180元/年,既往癥可買可賠!”自11月1日廣州“穗歲康2023”上線以來,廣東已有多個城市推出新的惠民保產品。與去年相比,今年新上線的惠民保在投保范圍、免賠額、保障責任等方面都進行了升級調整。
“加量不加價”依舊是今年惠民保升級浪潮里的一大亮點。比如,江門“邑康保”在年度保費維持150元/人的基礎上,包括四項保障責任最高年賠付限額由去年的250萬元提升至350萬元;肇慶“肇福保”保費依舊為150元/人/年,院外特藥增加60種海外特藥,國內以及罕見病特藥處方定點醫療機構放寬至廣東省;梅州“保尚保”保費也維持180元/人/年不變,總保額由300萬元提升至350萬元,比上年增加50萬保額,連續兩年參保且無報銷費用產生的續保人員報銷起付線直接降至5000元。
在投保方式上,廣東多個城市的惠民保產品進一步打通了醫保個人賬戶余額支付通道。中山“博愛康”允許擁有醫保賬戶的個人參保人,用自己的個賬余額為父母、子女、配偶等直系親屬辦理參保,保費在其個人醫保賬戶中直接劃扣;汕頭惠民保、清遠惠民保、廣州“穗歲康”、江門“邑康保”等也可使用參保人醫保賬戶余額為符合惠民保參保條件的直系親屬投保。
參保人群方面,多地惠民保產品將新市民群體納入到保障范圍中。例如,河源市民保可參保人群進一步擴大至在河源工作、生活等異地醫保的“新市民”;揭陽市民保可參保人群也包含未獲揭陽戶籍但已獲得揭陽居住證滿2年且有參加社會基本醫療保險的人群。
此外,還有惠民保產品推出了“基礎版”和“升級版”兩個版本。揭陽市民保共有保費66元/人/年和99元/人/年兩款產品,最高保障分別是300萬元和400萬元;清遠惠民保也推出了69元基礎版和99元升級版供參保人選擇,升級版在保障額度、特藥種類、年免賠額、就醫報銷比例等方面做了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為解決參保人籌措就醫資金難題,肇慶“肇福保”參保人在繼續享受市內定點醫院住院費用同基本醫保一起結算的同時,還可以享受異地住院費用墊付服務。參保人異地就醫,在保險責任范圍內,“肇福保”將為參保人提前墊付后期理賠費用用于住院的醫療費用。
普惠之“結”怎么解?
不難看出,投保門檻低已成為惠民保產品的“標配”。那么,幾十元就可以撬動百萬元保額的惠民保,到底值不值得買?
對于參保人而言,購買保險的憂慮來源之一便是“理賠難”的問題。參保過揭陽市民保的郭先生表示,在看完今年新版惠民保的投保細則后,他選擇放棄續保,原因是“參保后沒用上過”。一位廣州“穗歲康”的參保人則向第一財經反映,其之前于在保時期做了胃部切除手術,醫療費共10萬,自付2萬多,本以為穗歲康能報銷一點,結果卻因為沒有超過免賠額而失敗。
“惠民保是一種補充醫療險,承保方還是各大保險公司,本質上仍然有著確定的商業屬性,并不在社保醫療體系范圍內。參保門檻低并不代表理賠門檻低,消費者應仔細閱讀投保說明書以及保險條款,再決定是否參保。”一位保險業人士向第一財經坦言。
而對于保險機構來說,惠民保還可能面臨到“賺錢難”的問題。以全國第一個惠民保“深圳重疾險”為例,根據第一財經粗略計算,上線7年間,“深圳重疾險”累計保費約為12.23億。而截至2022年3月底,該產品7個醫保年度已總計賠付了14.4億元。
2022年1月,銀保監會人身險部下發《關于印發商業健康保險發展問題和建議報告的通知》指出,近年來城市定制型醫療保險項目在各地快速發展,但由于不進行核保、統一費率、產品大都為短期險,該類業務可能因為參保人逆選擇導致項目不可持續。同時,部分地方政府部門還設置了業務最低賠付水平要求,保險公司很可能出現虧損,降低后續參與積極性。
“像惠民保這類門檻較低、保費統一的項目,高風險人群如老年人的投保意愿較高,健康人群的投保意愿相對有限,不利于整體參保率的提升,還有可能導致逆選擇風險進一步增加,影響保險公司的經濟效益。”前述保險業人士表示。
在續保意愿不強、利潤微薄甚至虧損的風險面前,惠民保該如何平衡“惠民”與“商業”,實現長期健康的發展?蝸牛保險經紀CEO尚萌萌認為,作為普惠性保險,惠民保本身就自帶“惠民利民、保本微利”的屬性。要想維持長期穩定的發展,惠民保需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每次升級產品的調整空間,提高民眾的參保意愿,增強參保人群的黏性,不斷提高參保率和續保率。
“在具體操作上,可以通過數據來看‘可持續’步子怎么邁。”尚萌萌建議,惠民保產品的長期發展離不開運營數據的支撐,只有廣泛接觸用戶、掌握更多數據之后,才能從參保人群的角度出發,根據每一階段的具體情況,對惠民保的產品設計、定價、風控等方面進行動態調整,平衡惠民保的風險性與持續性。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