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進博會的外溢效應,新型國際貿易產業加快向臨港新片區集聚。
11月8日,在臨港新片區新型國際貿易“百家萬億”系列活動進博會專場上,新疆中泰集團、山東黃金、遠東控股集團、山東港口集團等國內龍頭貿易商,共同舉行“上海交易團”助力國際大宗商品貿易商訂單成交簽約儀式,達成1800億元大宗商品國內、國際貿易長單意向。
這些長單,包括了來自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智利、阿根廷等多個國家的礦石、有色金屬,原油、石油化工及貴金屬商品采銷訂單。
(資料圖片)
臨港新片區新型國際貿易服務中心主任高嵐表示,此次簽約主要圍繞擴大進博會的溢出效應和深化臨港新片區“五自由一便利”的核心功能,推動采購商變貿易商,助力商貿流通企業進一步整合產業鏈供應鏈,深度參與全球貿易分工,提升我國大宗商品交易的話語權與定價權。
新型國際貿易集聚加速
自2019年臨港新片區揭牌以來,上海充分發揮新片區本外幣合一資金池、離岸經貿白名單、人民幣憑指令直接支付及外匯跨境支付便利化試點等一攬子制度開放的政策優勢,推進離岸貿易、跨境電商、國際貿易分撥、保稅維修和再制造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申衛華曾表示,上海主要的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均在臨港落地發展。
數據顯示,通過持續出臺支持離岸貿易、總部經濟高質量發展等重磅政策、積極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臨港新片區已經吸引了600余家全球高能級貿易商落戶,推動數十家內外資金融機構集聚。
2021年,臨港新片區貿易型企業進出口總額近1800億元,同比增長37%,高于上海全市21.5個百分點,繼續保持了強勁的增速。其中,作為新片區“統籌發展在岸離岸業務”的重要突破口,離岸貿易涉及企業數量及交易規模較上年均實現雙倍增長。2021年度離岸轉手買賣收匯規模約26.5億美元,約占上海全市整體規模的12.5%;2022年上半年約26.1億美元,同比增長110%。
根據《臨港新片區新型國際貿易發展“十四五”規劃》,2025年,在規模集聚度方面,新片區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2000億元,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累計650億元;在資源配置度方面,外商直接投資實到金額累計50億美元,經認定的總部機構數量累計50家;在開放創新度方面,跨境數字貿易額年均增長50%,離岸貿易交易額年均增長30%。
新型國際貿易“百家萬億”計劃,就是旨在通過加快集聚培育一批貿易規模體量大、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強的國內外龍頭企業,推動區域經濟規模快速放量發展,為企業統籌發展在岸和離岸業務、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供“新片區解決方案”。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金融貿易處副處長孫筱和表示,截至目前,臨港新片區累計落地30家總部機構,實到外資35億美元。
上海臨港新片區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孫倉龍表示,新片區新型國際貿易的政策相繼出臺,接下來也將繼續對接全國以及全球大的貿易機構,加大推進新型國際貿易業務在新片區的集聚。
采購商變貿易商
新疆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營銷總監、中泰化學董事長楊江紅表示,在原有化工板塊的基礎上,計劃將旗下黑色能源、有色金屬兩大板塊部分業務轉移至臨港新片區,打造繼中泰烏魯木齊、中泰新加坡之外的第三個國際貿易總部,成為統籌國內外貿易業務的綜合性運營中心,預計每年可為臨港新片區帶來500億元以上的貿易增量。
遠東塍飛(上海)供應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蔣海燕對記者表示,該公司是線纜行業的頭部企業,但近兩年國際銅價波動較大,對企業原材料銅和鋁的采購造成了較大壓力。不過,通過臨港新片區“五自由一便利”制度型開放體系的構建,尤其是資金自由等便利化舉措。“今年1~10月份我們的合同訂單增長了24%。”
東浩蘭生(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華慰表示,在咖啡生豆進口業務、重塑老字號品牌等國際貿易板塊先導項目的基礎上,東浩蘭生集團未來將緊密依托臨港新片區的特殊政策體系,加快探索布局離岸貿易、數字貿易、服務貿易等新場景。
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劉偉表示,臨港新片區新型國際貿易“百家萬億”活動牽手進博會,是實現功能對接、資源共享、鏈接全球的重要舉措。接下來,臨港集團將繼續以功能開發引領形態開發和產業開發,充分發揮重要跳板作用,為廣大中國企業走出去發展壯大、為全球客戶投資中國提供堅實的服務保障。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