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24時,新一輪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即將開啟。經業內機構測算,按目前原油價格的變化率,今晚成品油價格或迎來年內的第十三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大宗商品數字服務商金聯創的測算,截至11月4日(即10月24日以來,本周期的第九個工作日),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91.46美元/桶,變化率為正2.61%,預計本輪零售價上調幅度或在130~140元/噸,折合升價約為0.1~0.12元。
實際上,在當前國內成品油調價機制下,國內油價的調價與期間內國際原油價格的走勢高度相關。據《成品油定價機制》,國內成品油調整的主要依據是10個工作日國際原油價格加權平均價跟上一周期國際原油價格加權平均價對比得出的變化率。
國際油價方面,截至北京時間11月5日早間收盤,WTI 12月原油期貨收漲4.44美元,漲幅5.03%,報92.61美元/桶,周累漲幅為5.36%。布倫特1月原油期貨收漲3.90美元,漲幅4.12%,報98.57美元/桶,周累漲幅為5.12%。
在本周期內,國際油價的震蕩上行是市場供給和需求調節下,多空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中信期貨首席能源分析師桂晨曦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供給方面,全球原油供應暫時平穩,10月份全球原油出口、歐佩克原油供應及俄羅斯的原油供應基本保持穩定。11月歐佩克減產開始實施,12月歐盟對俄羅斯的原油制裁即將實施,到時候需要關注供應端的實質進展如何。在用油需求方面,隨著美歐逐漸進入冬季交通出行淡季,短期內交通需求大幅回落。”
光大期貨研究所能化研究總監鐘美燕則認為,國際油價反彈主要是受到宏觀及基本面支撐的共振驅動。從原油供給情況來看,10月份,OPEC原油產量的放緩大幅支撐了市場對于減產的信心,其中OPEC十個參與減產協議的成員國原油產量比目標產量低136萬桶/日,目標產量為2668.9萬桶/日,而實際產量僅為2533萬桶/日。
此外,全球經濟增速延續放緩一定程度減少了對原油市場的需求,尤其是海外主要經濟體經濟的放緩以及緊縮的貨幣政策對于油品的需求形成了較大的抑制作用。
上周,各國陸續發布了10月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標普全球11月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10月制造業PMI從46.6的初值下調至46.4,連續第四個月處于收縮區間。同樣,由于受到需求疲軟的影響,10月美國制造業PMI兩年來首次跌破榮枯線。
大宗商品市場咨詢服務商卓創資訊分析稱,在美聯儲緊縮貨幣政策的大背景下,美元指數將維持偏強運行態勢,宏觀層面對油價的壓制作用正在逐步兌現。從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上來看,在美聯儲持續緊縮貨幣政策,利率抬升、美元指數繼續走強的背景下,宏觀層面對油價上方空間的壓制作用仍將持續,油價重心仍有進一步下降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已經歷20個調價窗口,呈現出“12漲7跌1擱淺”的格局。展望后市,桂晨曦認為,未來短期內油價會在震蕩區間內偏強運行,預計短期內油價會向90~100美元/桶的區間上緣靠近。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