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削減法案》會否為美歐貿易關系帶來新變數?
【資料圖】
盡管10月下旬美國和歐盟正式設立了“通脹削減法案行動小組”以解決相關問題,但是,當地時間4日,歐盟正式提交給美國一份文件,呼吁美方提高《通脹削減法案》中稅收抵免條款的透明度,并確保該法案中的補貼不會產生不利影響。歐盟希望美方取消《通脹削減法案》中的歧視性內容和生產要求,并獲得與其他美國貿易伙伴相同待遇。歐盟還稱,一些條款明顯違反了世貿組織(WTO)規則,并警告可能將進行報復。
海華永泰(北京)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吳必軒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通脹削減法案》下的各項激勵措施將大幅提高美國對新能源和電動汽車產業的吸引力,或將引發相關產業在美的投資熱潮,吸引資金、產能和技術流向美國。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趙永升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歐盟一些國家政府正對制造業外遷至美國有所不滿,美國政府提供補貼或將進一步加劇這個趨勢,這或將使二者的矛盾升級。“未來歐美就新能源產業補貼的摩擦或將升級,但也視雙方談判、妥協進展而定。”他說。
“有害的全球補貼競賽”
美國總統拜登于8月簽署《通脹削減法案》,該法案將于2023年生效,其中對在美銷售電動車的電池組件有新規定。當前美國對購買新電動汽車的消費者提供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該法案對這一稅收優惠的獲取資格進行了修改。
修訂后的抵免資格取決于三個條件:其一,汽車最終組裝是在北美進行的;其二,汽車電池關鍵礦物需有一定比例來自美國自由貿易協定伙伴,或在北美回收;其三,電池組件有一定比例是在北美制造的。如果電池中含有的任何關鍵礦物是由“受關注的外國實體”提取、加工或回收的,則將取消稅收抵免資格。
海通證券科技行業資深分析師李軒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當《通脹削減法案》生效后,對美國消費者而言,在美生產和非在美生產的電動車最終售價將有所不同,這將影響其需求。“比如說,如果歐盟、日韓一些車企在美國沒有電動汽車工廠,在2023年后,在美國這些電動汽車的購買者將無法享受最高7500美元的補貼。”他解釋稱。
對于歐洲車企而言,美國市場的重要性逐步提升。寶馬首席財務官彼得(Nicolas Peter)表示,展望2023年,對于德國和歐洲一些地方將陷入衰退的預期正在強化,但美國的狀況可能會好一些。
總部位于阿姆斯特丹的汽車集團Stellantis第三季度銷售額和利潤都有所增長。瑞銀汽車分析師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說,該集團受益于其美國業務。北美是穩定定價的“主要貢獻者”,對利潤做出了貢獻。
李軒進一步分析,當前電動車仍面臨價格較高的問題,為擴大消費者群體,仍需補貼降稅。在《通脹削減法案》后,競爭環境將變得對美國越來越有利,尤其是對那些押注新能源產業和能源密集型的企業而言,車企或將有較大動力將產業鏈搬到美國。
前述歐盟的文件稱,美國制定的相關條款,對供應鏈的影響“尤其令人擔憂”,它將限制關鍵材料的采購。美國政府提供的財政激勵措施以犧牲歐盟和其他貿易伙伴為代價,不公平地將競爭環境傾斜到有利于美國的生產和投資,這將威脅歐盟和其他地區的就業和經濟增長。
同時,歐盟還警告稱,這可能會引發一場針對綠色轉型的關鍵技術和材料的“有害的全球補貼競賽”。
新一輪美歐貿易戰可能性有多大?
據美國媒體報道,德法領導人表示將對美國進行貿易報復。報道說,如果美國不讓步,歐盟將會反擊。歐盟也會為企業進行補貼,這可能會使美歐爆發一場新的貿易戰。
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我們需要像美國那樣,出臺一項《買歐洲貨法案》。我們需要為我們的歐洲制造商預留出補貼。”
趙永升認為,《通脹削減法案》或將為美歐貿易關系帶來新變數。“一方面,歐盟能源危機愈演愈烈,但美國卻提高了對歐能源出口價格,這已讓法國等國頗為不滿。另一方面,作為能源的下游產業,歐洲多家工業企業紛紛減產、停產,而美國卻在此之際利用其能源價格優勢及政府補貼,吸引歐洲工業企業赴美投資,這或將令歐盟更為惱火。”他說。
目前,歐洲企業已有將供應鏈轉移到美國的跡象。今年早些時候,大眾汽車宣布了擴大美國業務的計劃。另一制造業企業RHI Magnesita則認為,氫氣是取代化石燃料和減少歐洲、美國及其他地區工廠排放的關鍵,美國政府對此類項目的支出承諾有望促進氫氣生產并最終降低其價格。
趙永升稱,能源轉型是全球多國的機遇,這將帶動能源、工業等多個產業轉型。從把握全球產業制高點的角度來說,各國本來在此就有結構性矛盾。美國政府對本土相關產業提供補貼,更是激化了這一矛盾。
不過,吳必軒認為,歐美之間因《通脹削減法案》而產生的摩擦不大可能升級成為貿易戰。在烏克蘭局勢背景下,美歐之間進行戰略合作的意愿重新回到政治前排,雙方均不希望貿易摩擦升級。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就表示應當避免《通脹削減法案》所引發的矛盾演化為另一場空客-波音爭端。“這一次美歐之間的矛盾不會發展成特朗普在任時的局面。現在美歐雙方的心態都和特朗普時代不一樣了。”吳必軒說。
10月26日,美國和歐盟正式設立了“通脹削減法案行動小組”以解決相關問題。吳必軒認為,此舉表明雙方均希望通過接觸與合作化解問題,避免矛盾升級。
在他看來,《通脹削減法案》已經生效,美國需要在具體執行的規則層面想出辦法照顧歐盟的顧慮,這將帶來技術層面的挑戰。《通脹削減法案》下的電動汽車補貼問題,有可能在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委員會合作框架下,與歐盟“碳關稅”以及美歐正在談判推進的“鋼鋁貿易安排”等問題一起解決。“總之,在與氣候變化相關的貿易問題上,美歐協同合作是大趨勢,雙方都有意愿避免出現嚴重的貿易摩擦。”他說。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