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怎么參與?賬戶怎么開?產品怎么買?最后怎么領取?這一系列的問題在最新的個人養老金業務重磅配套細則中有了答案。
11月4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印發了《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下稱“實施辦法”),對個人養老金賬戶的賬戶開立、參加流程、產品管理、監管等方面做出了詳細的規定。
“最新的實施辦法最關鍵是明確了誰可以為百姓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以及怎么開設相應賬戶。”北美精算師、上海融金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包虹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相關資料圖)
賬戶怎么開?有且僅有兩個對應賬戶
個人養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實現養老保險補充功能的制度。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自主選擇購買符合規定的個人養老金產品,實行完全積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根據實施辦法,參加人參加個人養老金,應當通過全國統一線上服務入口或者商業銀行渠道,在信息平臺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
這里所指的信息平臺是指人社部組織建設的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而全國統一線上服務入口則是指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務服務平臺、電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
“也就是說,此次實施辦法明確,個人養老金賬戶開設在統一的信息平臺上,而入口,除了之前大家普遍認為的商業銀行,另一個重要入口就是與人社部的社保12333相關的入口,以及電子社保卡入口等。”包虹劍表示。
要參加個人養老金,除了個人養老金賬戶,參與人還需要有一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
實施辦法明確,參加人可以選擇一家商業銀行開立或者指定本人唯一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也可以通過其他符合規定的個人養老金產品銷售機構指定。包虹劍表示,這意味著,對于資金賬戶,參與者可以選擇兩種方式:一是在平臺開設賬戶后自主選擇一家符合規定的商業銀行開戶;二是直接選用目前正在使用的某個銀行賬戶作為個人養老金專用賬戶。
上述兩個賬戶有何區別?實施辦法明確,個人養老金賬戶用于登記和管理個人身份信息,并與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關聯,記錄個人養老金繳費、投資、領取、抵扣和繳納個人所得稅等信息,是參加人參加個人養老金、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基礎;而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作為特殊專用資金賬戶,參照個人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項下Ⅱ類戶進行管理。
同時,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將與個人養老金賬戶綁定,為參加人提供資金繳存、繳費額度登記、個人養老金產品投資、個人養老金支付、個人所得稅稅款支付、資金與相關權益信息查詢等服務。
“所以每一位參加個人養老金的勞動者,都會有且僅有對應的兩個賬戶,一是個人養老金賬戶,類似于社保卡;二是個人養老金銀行賬戶。”包虹劍稱。
根據實施辦法,個人養老金的參加人應當是在中國境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對個體勞動者而言,個人養老金賬戶應該馬上便可申請。并且按之前的相關規定,稅優追溯從今年1月1日起,也就是在未來的一個半月中,符合條件的個人,最高可繳納12000保費進入個人養老金賬戶。”
產品怎么買?以“銷售適當性”為原則
有了個人養老金賬戶之后,參與者又能買什么產品呢?實施辦法中明確,個人養老金產品包括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個人養老金產品應當具備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范、側重長期保值等基本特征。
在這些產品中,參加人自主決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資計劃,包括個人養老金產品的投資品種、投資金額等。
在包虹劍看來,唯一性、終身性、稅優性、和投資自主性是此次個人養老金計劃中的幾大特色,除此之外,對“銷售適當性”原則的強調也非常重要。
實施辦法特別強調,個人養老金產品銷售機構要以“銷售適當性”為原則,依法了解參加人的風險偏好、風險認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做好風險提示,不得主動向參加人推介超出其風險承受能力的個人養老金產品。
業內人士表示,“銷售適當性”目前已經貫穿在各類金融產品的銷售之中,是銷售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原則,而個人養老金業務涉及多種金融產品,每類產品的風險收益情況各不相同,又涉及到長期的養老金,強調“銷售適當性”對于保護參與者利益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
而稅優性則是區別個人養老金賬戶內外金融產品的重要區別。
根據11月4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的關于個人養老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自2022年1月1日起,對個人養老金實施遞延納稅優惠政策。在繳費環節,個人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繳費,按照12000元/年的限額標準,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在投資環節,計入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在領取環節,個人領取的個人養老金,不并入綜合所得,單獨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其繳納的稅款計入“工資、薪金所得”項目。
參加了個人養老金之后,該如何領取這部分養老錢?實施辦法中規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封閉運行,參加人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或者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以及符合國家規定的其他情形,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鼓勵參加人長期領取個人養老金。
全新的養老金融發展大幕已拉開
僅僅在11月4日當天,除了實施辦法以及上述個人養老金相關稅優政策之外,證監會和銀保監會也分別發布了《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以及《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
再加上之前銀保監會下發的《關于促進保險公司參與個人養老金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近期個人養老金配套政策頻出,各個金融子行業如何參與個人養老金業務已變得越發清晰,全新的養老金融發展大幕也已隨之徐徐拉開。
金融機構們也已早已開始著手準備。根據第一財經近日報道,近期多家頭部券商已通過首輪個人養老金行業平臺對接驗收測試,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結算”)近日向券商反饋了測試結果;同時,根據媒體報道,已有國有大行開始小范圍內測首批個人養老金賬戶;另外,保險公司、基金公司等也再積極準備相應產品及流程。
在個人養老金業務下,也將迎來金融領域的進一步混業競爭。東吳證券分析稱,銀行具有天然的開立賬戶優勢和豐富網點資源及客戶儲備,競爭優勢十分明顯。公募基金的競爭優勢在于資產主動管理能力強,投研能力領先同業,但在引導基民長期投資理念上仍有提升空間。保險公司在長期投資資金管理能力、長壽風險管理、醫療健康養老產業協同等領域有著一定競爭優勢,但在品牌積累上仍有改善空間。
不過,由于在此次實施辦法中明確,參加人可以在不同商業銀行之間變更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因此從個體商業銀行角度來看,在個人養老金業務上仍面臨著不小的“內卷”壓力。
“對金融機構來說,全面的養老金融已經拉開序幕。除了開設賬戶有一定條件,金融機構在養老方面的理解和深耕,包括其品牌、養老規劃的專業性、產品開發管理的科學性、以及流程的適合性,都將決定金融行業是否能站在新的風口,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有價值的終身養老金融服務。”包虹劍表示。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