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業三季報陸續披露,板塊內上市公司普遍盈利,但單季度盈利能力開始下滑。
根據Wind統計,29家目前已披露三季報的煤炭企業中,27家實現盈利,占比超過九成,凈利實現翻倍的有13家。
中國神華(601088.SH)的盈利能力,依舊排在煤企首位。前三季度,該公司營收2505億,同比增長7.5%,凈利潤591億元,同比增長45%。其中第三季度凈利潤約180億元,同比增長22%。
(資料圖片)
排在第二位的是陜西煤業(601225.SH),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307.39億元,同比增長7.77%;凈利潤283.07億元, 同比增長98.54%。
緊隨其后的兗礦能源(600188.SH),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513億元,同比增長44%;凈利潤271億元,同比增長135%。其中三季度凈利潤約91億元,同比增長66%。
雖然利潤普遍增長,但煤企的利潤增速,也在三季度普遍開始下降,20家公司的凈利潤在三季度環比下滑。
例如,陜西煤業(601225.SH)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283億元,同比接近翻番。但三季度單季凈利潤約37億元,同比下降了38%。
靖遠煤電(000552. SZ)前三季度實現營收約42.85億元,同比增加9.66%;凈利潤約7.1億元,同比增加43.58%。但三季度凈利潤6424.04萬元,同比大幅下降68.59%。
納入統計的29家煤炭上市公司中,遼寧能源(600758.SH)凈利增長幅度最大,該公司三季度實現凈利2.14億元,同比增長2570%。但是三季度單季凈利潤虧損3349.47萬元,同比下滑155%,環比更是大幅下降289%。該公司稱,這是受到同期收回以前年度款項沖回減值準備影響。
行業人士分析稱,受益于煤價持續處于相對高位,今年前三季度國內主要煤炭企業量價齊升,帶動業績同比顯著增長。
國家統計局數據也顯示,今年1~9月,規模以上企業生產原煤33.2億噸,同比增長11.2%。其中,9月生產原煤3.9億噸,同比增長12.3%。今年1~9月,中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實現營業收入2.99萬億元,同比增長38%;實現利潤總額7845.5億元,同比增長88.8%。
對于量價齊升的原因,多家板塊內公司在三季報中提到,主要是產品價格維持高位,銷售收入同比增加,同時?采取措施對沖成本上漲,從而提振了業績。
今年前三季度,煤炭中長期合同銷售比例持續提高。公開數據顯示,1~9月,動力煤中長期合同(5500大卡,北方港口下水)均價約720元/噸;前三季度環渤海動力煤(5500大卡)價格指數均值為736元/噸,較上年同期上漲98元/噸。1~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33.2億噸,同比增長11.2%。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動力煤長協價格年內首次上調。日前全國煤炭交易中心發布消息稱,根據“基準價+浮動價”機制,今年11月的5500大卡動力煤中長期合同價格728元/噸,環比上漲9元/噸。
10月以來,動力煤現貨價格持續上漲,導致動力煤年度長協價格與市場價格價差加大。而中長協價格上調也對煤炭市場釋放積極信號。上述行業人士分析稱,盡管10月份是動力煤的傳統淡季,但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少數煤礦停產減產,疊加電廠冬儲補庫積極,港口價格始終高位運行。
與業績表現同步,A股煤炭板塊自9月上旬開始不斷下挫。通聯數據顯示,煤炭指數自9月初開啟調整,至今累計跌幅約15%。
四季度是用電高峰,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發布報告稱,預計隨著冬季用煤旺季來臨,國內煤炭需求將逐步回升,煤炭供需總體相對平衡,煤炭價格或迎來高位波動。
中信證券預計,四季度行業景氣度回升,煤炭板塊業績改善下股息率預期也在提升,短期調整過后,板塊具備配置性價比,低估值、有增長的龍頭公司以及轉型新能源業務的公司值得關注。
信達證券認為,“迎峰度冬”階段即將到來,傳統煤炭消費旺季有望進一步向上推動煤炭價格。此外,“增產保供”政策持續推進,產地煤礦開工較為穩定。煤炭供需偏緊下價格保持高位,煤炭企業高盈利有望延續。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