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基金三季報的陸續披露,中庚基金丘棟榮、國投瑞銀基金施成、匯豐晉信基金陸彬等多位知名基金經理的投資路徑隨之浮出水面,同時,他們也在季報中分享了各自對后市投資機會的分析。
(資料圖片)
回顧三季度,A股市場再次步入震蕩調整階段,三大主要指數的9月月線以三連陰結束。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年內分別下跌16.91%、27.45%、31.11%。從板塊來看,僅有煤炭(申萬)在三季度微漲0.4%,其他板塊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站在當前時點,四季度的市場行情已經悄然走過三分之一,隨著板塊輪動以及行情震蕩,該如何投資布局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整體而言,業內人士對后市仍抱有信心,調倉換股的思路從持倉動向中也有所體現。
丘棟榮:當前市場位置之佳無需多言
10月21日,明星基金經理丘棟榮管理的中庚價值領航、中庚小盤價值、中庚價值靈動靈活配置、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等4只基金發布了三季報。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其在管基金規模合計為296.86億元,離300億元整數關口僅一步之遙。
三季度,A股市場重回震蕩趨勢,主要股指接連下挫,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深受影響。Wind數據顯示,上述4只產品的單季度凈值回報增長率分別下跌了10.44%、6.2%、4.04%、8.71%。不過,截至10月21日,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中庚價值領航的年內凈值增長率已經回正,分別為5.28%、1.09%;而中庚價值靈動靈活配置、中庚小盤價值則分別下跌0.24%、2.33%。
面對三季度的行情,丘棟榮表示:“國內市場消磨信心,國外波動激烈,股票投資者略顯艱難,當前市場的位置之佳無需多言,市場存在風險多半已經反映在股價之中,即使還有未知的風險,跨期看整體的概率也占優。”
在他看來,撇開市場大幅度下跌帶來的情緒,努力獲取超額收益更為關鍵,更何況在市場震蕩中,積極布局更有望在未來守得云開。真正應該謹慎的還是市場存在部分估值不合理高估的板塊。
從持倉情況來看,以中庚小盤價值為例,其前十大重倉股有明顯的調整,有7只是首次進入重倉標的之列,分別是川儀股份、馳宏鋅鍺、神火股份、新華醫療、新點軟件、頂點軟件、云鋁股份,而常熟銀行、康華生物和創業慧康均是第二次位列其中。
從行業來看,丘棟榮在第三季度主要增加了對電氣設備、有色金屬和計算機行業布局。他在最新季報中也表示:“我們堅持三條標準,即需求增長、供給收縮、細分行業龍頭,挖掘出真正的低估值小盤成長股和小盤價值股,比如醫藥制造、有色金屬加工、電氣設備與新能源、計算機、機械、化工、電子、輕工、汽車等。”
記者查閱數據后發現,中庚小盤價值是目前公布三季報的基金產品中,單季度份額增加最多的產品。8月,中庚小盤價值曾短暫地“開門迎客”,開放申購僅一周就獲得20億元左右的火熱申購,也因此快速暫停了100萬元以上的大額申購。
截至二季度末,中庚小盤價值的資產規模為38.2億元,份額為17億份。而三季報數據顯示,該基金的規模達75.87億元,份額升至36億份,僅一個季度規模近乎翻倍,這也遠超其成立以來59.32億元的規模“頂峰”。從申購情況來看,該產品三季度的總申購份額為20.78億份,贖回份額僅有1.78億份,凈增長了19億份。
施成:2023年的投資機會更多
同一天披露基金三季報的還有國投瑞銀基金旗下的施成,他也是一位“兩百億元”級別的基金經理。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他管理的6只基金合計規模達231.15億元。
除了三季度新發行的國投瑞銀產業轉型一年持有A外,施成管理的5只基金規模在三季度有不同程度“縮水”。其中,國投瑞銀先進制造、國投瑞銀新能源A的資產規模分別減少了10億元以上。
這或許和基金業績表現有一定的關系。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21日,除了今年新成立的基金外,國投瑞銀產業趨勢A、國投瑞銀進寶、國投瑞銀先進制造、國投瑞銀新能源A的年內跌幅在18%至20%之間。
以規模最大的國投瑞銀新能源A為例,施成在三季度仍保持較高倉位的運作,股票持倉達88.05%,較上季度末減少了2.92個百分點。從持倉來看,他增持了上游有色金屬板塊,例如中礦資源、華友鈷業等,此外,還增配了天賜材料等。
“整體來看,2023年的投資機會可能多于2022年。”在施成看來,新興產業的增速在2023年將仍然十分迅猛,因此行業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供需矛盾。基于此,他仍然看好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韌性和成長行業的潛力,在國內經濟逐步上行的過程中,成長行業會將再次迎來投資機會。
他表示,長期來看,資源品的短缺周期很可能會超過市場預期,有可能持續到明年或者后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制造業的產能過剩,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逐步體現,其中最早洗牌的環節和競爭力突出的龍頭,盈利也會逐漸走過底部,在2023年迎來投資機會。
站在當下時點,施成依舊抱有信心,他認為,“四季度是承上啟下的季度,雖然目前整體市場情緒和預期均處于低點,但我們看好未來的行情。”
落地到具體行業,他表示看好三個方向,一是新能源汽車方面,2023年的銷量會明顯超過目前市場預期,目前整個電動汽車產業鏈的估值在歷史低位,看好整體行業表現。二是新能源發電行業,看好光伏行業在2023年有較快增長。三是TMT行業里的智能汽車,智能化會作為一個重要的產品差異點來體現。
陸彬:新能源賽道仍具吸引力
作為2020年的公募股基冠軍,陸彬管理的匯豐晉信低碳先鋒、匯豐晉信動態策略、匯豐晉信智造先鋒、匯豐晉信核心成長等4只產品也公布了三季報。截至三季度末,他的在管基金規模為212.97億元,較之二季度減少了63.19億元。
從業績表現來看,上述4只產品有不小的回撤表現。Wind數據顯示,在三季度跌幅最小的是匯豐晉信動態策略A,下跌幅度為17.75%;跌幅最大的是匯豐晉信低碳先鋒A,為20.21%。截至10月21日,匯豐晉信智造先鋒A今年以來已經下跌超過30%。
這一表現與市場行情有很大的關系。就三季度而言,市場主要指數均有所下跌。上證綜指下跌11.0%,創業板指下跌18.6%。在中信30個一級行業中,僅煤炭行業小幅上漲,電力及公用事業、石油化工跌幅較少,建材、電子和傳媒行業表現相對落后。
整體而言,陸彬旗下產品在三季度均保持92%至94%之間的權益倉位,且在三季度倉位均有所增加。以規模最大的匯豐晉信低碳先鋒A為例,三季度末股票倉位為93.46%,較二季度末提升了2.92個百分點。
從重倉股配置上可以看到,陸彬主要投資的方向聚焦在以電動車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鏈上、中、下游。三季報數據顯示,匯豐晉信低碳先鋒A前十大重倉股依次為:天齊鋰業、億緯鋰能、雅化集團、寧德時代、贛鋒鋰業、深信服、比亞迪、華友鈷業、四維圖新、杭可科技。
其中,陸彬在三季度選擇對天齊鋰業、億緯鋰能、寧德時代進行減持,對于贛鋒鋰業、華友鈷業等有色金屬行業有所增持,同時被他大幅增持的還有計算機行業的深信服、四維圖新,此外,汽車行業的比亞迪也較之上期被增持了21.99%。
“過去幾個月,新能源行業對應2023年的估值水平,市場做了向下的修正,我們認為當前的新能源行業投資在成長股里依然具備較高的吸引力。”陸彬表示。
他認為,過去三年,全球能源結構快速向新能源轉型,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發電的滲透率大幅提升,行業也經歷了高速的發展期,中國在新能源產業鏈上已經涌現出越來越多具備長期優質成長潛力的公司,這些公司的近年資本開支較大、技術儲備充足、競爭力日益加強、市占率還在持續提升,未來幾年有望實現較快的復合增速。
陸彬表示,未來將重點關注在新能源行業的兩類投資機會:一是,供需仍舊持續緊張,企業盈利能夠持續維持的環節;二是新技術的投資機會,包括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發電。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