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能源局三部門再次就光伏行業供應鏈震蕩的現象約談相關硅料企業,并嚴厲打擊囤貨抬價等行為。當時,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企業應深入開展自查自糾,不搞囤積居奇、借機炒作等哄抬價格行為。
(相關資料圖)
今年以來,硅料價格持續上漲,已創下十年新高,目前還沒有“下探”的苗頭,成交價格穩于30萬元/噸以上。
“所謂的硅料‘價格炒作’,很多其實不是被長單影響的,因為長單是鎖量不鎖價的,價格按月隨行就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光伏企業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關鍵在于,很多沒簽約長單的二三線企業搶料勢頭很兇,最后是非長單的搶料推動了每月價格的上漲。”
一家A股上市的主營電池片及組件的光伏企業市場部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和我們之前預期到的情況一樣,現在沒有看到約談的效果,這和沒有實質性的懲罰措施落地有一定關系。”
二三線企業“擠兌”采購
目前,產業鏈中游的企業對上游硅料存在搶購現象。
“因為長單簽約都是需要提前鎖定很大體量的硅料,在頭部大廠和二三線小廠都面臨缺料的問題時,小廠沒有頭部大廠那樣的能力,去大批量地簽約鎖定產能,只能選擇從市場上購買,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二三線企業聚集擠兌采購的現象,從而把整體的硅料價格都推高了。”前述企業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不同于二三線企業,大廠在硅料供給整體偏緊的背景下,硅料企業的長單采購合同卻“源源不斷”,采購方多為一線大廠。
今年以來,通威股份(600438.SH)、大全能源(688303.SH)、新特能源(01799.HK)等硅料大廠至少已經提前簽下12筆百億硅料長單,公開披露的采購方為晶科能源(688223.SH)、隆基綠能(601012.SH)、雙良節能(600481.SH)等大廠。
最近一周內,大全能源(688303.SH)拿下了兩份硅料長單,采購總額相當于去年營收的六倍之多。
10月18日,大全能源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內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內蒙古大全”)近日與某客戶簽訂了《硅料采購合同》,合同約定2023~2027年某客戶預計共向公司及內蒙古大全采購4.62萬噸太陽能級原生多晶硅;10月13日,大全能源官宣了與“硅片新秀”雙良節能六年期15.53萬噸的多晶硅采購訂單。
第一財經記者計算發現,這兩份長單采購合同鎖定的硅料產能總計20.15萬噸,按照第三方行業分析機構PV Infolink公布的多晶硅致密料30.30萬元/噸(含稅)均價測算,采購金額總計610.55億元,而該公司去年年報披露的總營收只有108.32億元。
在半個月內連簽1145億元硅料長單的“硅片新秀”雙良節能看來,提前簽訂硅料采購合同是為了確保公司已簽大尺寸單晶硅片銷售長單在未來如期交付。雙良節能在公告中指出,簽訂長單將會增加公司未來的營業成本,但是有利于提前保障公司原材料的穩定供應,保障公司硅片產能及銷售計劃的實現。
硅價拐點何以再延遲?
多位企業高管及資深從業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硅料價格的拐點大概率將在明年的下半年出現,而這一最新預測的拐點“時間表”較幾個月前預計的今年三四季度又向后延遲了。
“上游擴產速度太慢了,一般硅料環節擴產需要大約16個月的時間,相較而言,硅片環節擴產速度就快得多,當年立項建廠當年就能投產。另一個因素是,在熱錢的驅使下,下游硅片等環節涌入了很多‘跨界玩家’,這種趨勢變相地加劇了產業鏈的錯配。”前述企業內部人士進一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除了二三線企業擠兌采購、硅料自身擴產周期長等因素外,光伏產業鏈下游強勁的市場需求也是上游硅料價格難“降溫”的另一重要原因。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測稱,2022年全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有望實現85GW至100GW。
另一家頭部組件廠的高管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從采購的角度來看,我們能感覺到市場還是存在著博弈情緒,采購價格暫時還沒有明顯的松動。我們的硅料供應商是比較大的那幾家,但是目前的采購價格也沒有下降,大家的共識是,硅料降不下去是因為有需求在背后支撐。”
在歐洲等海外市場電價持續走高,能源轉型提速的多重因素推動下,今年以來,我國的光伏組件出口量呈現大幅上升的趨勢。
中國海關出口統計數據顯示,8月,我國共計出口1430萬千瓦的光伏組件,同比增長54%;1-8月,我國累計出口光伏組件1.08億千瓦,同比增長96%。今年前八個月的光伏組件出口量(1.08億千瓦)已經超過去年全年8880萬千瓦的組件出口量。
另外,作為國內硅料供給的“重鎮”,新疆和內蒙部分物流受阻現象也為硅料價格“再添一把火”。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新疆地區的硅料產量為27.04萬噸,占國內硅料總產量的55%;內蒙古地區的硅料產量占比為14%,僅新疆和內蒙兩地區的多晶硅(硅料)產量占全國的70%左右。
不過,雖然硅料價格的拐點再延遲,硅料企業的擴產計劃仍在進行中。
中信證券最新的研報顯示,根據2022年和2023年硅料廠家公告披露的擴產計劃,今年四季度與明年二季度將迎來硅料產能釋放密集期,2022年新增產能約為70萬噸,2023年預計新增產能約為164萬噸。
10月14日,硅料企業新特能源的母公司特變電工(600089.SH)在投資者互動平臺答復硅料價格相關問題時也重申,多晶硅價格主要受市場供需關系的影響,隨著多晶硅行業新增產能的釋放,預計市場供應緊張的局面會得到緩解,多晶硅的價格將會有所回落。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