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兩家鋰鹽企業天華超凈和中礦資源發布的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引起廣泛關注。天華超凈和中礦資源前三季度盈利均取得了高速增長,其中,天華超凈預計,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50.5億元~52.7億元,同比增長817.68%~857.66%。中礦資源則預計,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20億元~21億元,同比增長561.57%~594.65%。
此外,雅化集團也預計,前三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為34.62億元~36.62億元,同比增長447.53%~479.16%。有“鋰”走遍天下,業績大增似乎成為了鋰鹽企業的常態。
截至記者發稿時,上述三家鋰鹽企業均可以躋身A股前三季度預盈同比增幅前十。
【資料圖】
鋰電“吸金”能力猛增
鋰鹽企業的賺錢能力與其他行業相比排在前列,與自己相比也同樣驚人。
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天華超凈在2013年~2019年累計歸母凈利潤不到3億元。天華超凈原本主營業務為防靜電超凈技術行業,轉折點發生在2018年7月,天華超凈宣布擬與寧德時代成立合資公司,發展鋰電新能源。搭上鋰電快車的天華超凈從2020年開始凈利潤大漲。2020年一年,天華超凈所賺凈利幾乎和過去7年累計金額一致。2021年,天華超凈又賺了9.1億元,這是2020年數值的超3倍。
過去9年間,天華超凈累計歸母凈利潤不到15億元。但今年前三季度,天華超凈就凈賺超50億元,達到了過去9年累計額的3.5倍。
體會到鋰電行業“吸金”能力強大的天華超凈開始逐漸放棄了舊的主營業務,全部精力均用于生產鋰電材料產品。去年,鋰電材料業務還僅占天華超凈總收入的68.17%,今年上半年,該比例已經上升至99.77%。
同樣的劇情幾乎也發生在中礦資源身上。2021年上半年之前,中礦資源的主營業務是稀有輕金屬業務,到去年年底,鋰電材料就已成為中礦資源收入占比最高的業務,今年上半年,鋰電業務收入占比更是漲至近8成,當之無愧成為了中礦資源的新主營業務。
而鋰電業務也同樣回饋中礦資源以高收益率。過去9年,中礦資源累計歸母凈利潤為12.3億元。而該公司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就超20億元,是上述數值的1.6~1.7倍。
至于雅化集團,2021年以前,它的主營業務是民爆業務。2021年,雅化集團鋰鹽材料業務猛增,并成為公司主營業務,去年雅化集團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了1.9倍。今年上半年,鋰鹽材料業務收入已占雅化集團總收入比重近8成。今年前三季度,雅化集團歸母凈利潤比過去9年累計數值(24.56億元)還高出10余億元。
鋰鹽價格持續創新高
上述三家鋰鹽企業業績大增均和其及時轉型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對于報告期內業績的大幅增長,天華超凈表示,受益于國內外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市場對鋰鹽的需求強勁。公司緊抓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機遇,成功拓展了國內外優質客戶資源,疊加前期布局產能的釋放,公司電池級氫氧化鋰產品產銷量大幅提升。
中礦資源和雅化集團業績大增的原因與天華超凈類似,一方面是新能源市場的持續擴大給鋰鹽行業帶來了強大的需求,另一方面,短期內的市場供需失衡還不斷推高了鋰鹽價格,這也保證了鋰鹽企業的毛利率水平。
國慶小長假后,鋰鹽價格在突破50萬元/噸后持續上行,并不斷創下新高。10月12日,據上海鋼聯數據,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單日上漲0.4萬元/噸,報52.75萬元/噸,電池級氫氧化鋰均價單日漲0.35萬元/噸,報51.75萬元/噸。
而根據生意社數據,10月12日,電池級碳酸鋰基準價已漲至53.2萬元/噸,與10月1日(51.76萬元/噸)相比,上漲了2.78%,與年初價格相比更是上漲超8成。
生意社碳酸鋰分析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需求的大增推動了此輪鋰鹽漲價,如今國慶假期結束,下游恢復開工,采購增多。從近日漲價幅度來看,鋰鹽價格漲勢已經難以控制,少數貿易商的電池級碳酸鋰最高報價來到了54萬元/噸~55萬元/噸。
近期,傳統汽車旺季備貨進一步推高了鋰鹽價格,某動力電池企業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大部分動力電池企業都與上游鋰鹽企業簽訂了“長協”,實際拿貨價格比現貨價格低。不過,上述人士依然對鋰鹽價格不斷走高憂心忡忡,因為一旦供需兩端的心態平衡被打破,鋰鹽價格就“易漲難跌”。
也有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目前的碳酸鋰市場讓人有點“看不明白”,并不排除其中有“炒作”和“博弈”的成分。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