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結構心臟病介入領域醫療器械公司寧波健世科技(9877.HK)登陸港股,健世科技上市當天股價開盤后漲幅一度接近10%,市值超過120億港元,不過接近午盤時漲幅回落至4%左右。
“有市值,無流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截至午盤,心通醫療港股(2160.HK)股價下跌3.6%,市值52億港元,啟明醫療港股(2500.HK)股價下跌4.6%,市值38億港元,沛嘉醫療港股(9996.HK)股價下跌1%,市值42億港元。三家企業總市值剛剛超過130億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健世科技上市后意外沒有破發,并且市值超百億,但上市首日的成交量和交易額極低,只在開盤后出現幾筆過百萬的交易以及收盤前出現一筆近千萬的交易。
這與公司極少數的流通股占比有關。就A股市場來看,公司向社會發行的股票占實收股本額的比例不應低于10%,但港股沒有明確規定發行股票的數量和占比,今年以來,IPO發行股份數量占總股份比例低于10%的企業也頻頻出現。
據公開信息,健世科技IPO總融資2.2億港元,但市值接近120億港元。上市前,健世科技已與先健科技訂立基石投資協議,基石投資者已同意按發售價認購總額約1.57億港元股票,占比超過70%,剩余市場的認購總額僅約7000萬港元。
“雖然看起來企業市值很高,但是總共流通的盤子也就幾千萬,一個股東就能撐住市值,這是企業為了保市值進行的一種上市操作策略,通過這種上市策略上市的股票也被稱為‘乞丐股’,因為沒有流通,只要有一個大股東出逃,股價就會跌到地板價。”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此前通過這種策略上市的醫療器械公司還有百心安。百心安去年年底在港股上市,目前市值達到140億港元。
根據Wind統計數據,截至今年7月底,港股15家IPO企業首發股份數量占總股份比例不到10%,其中6家占比不到5%。
健世科技的主營業務為結構性心臟病介入類醫療器械產品覆蓋三尖瓣、二尖瓣、主動脈瓣和心衰治療等領域,與心通、啟明和沛嘉等企業屬同一賽道,但健世科技目前尚無任何一款商業化產品。
結構性心臟病器械為何受追捧
結構性心臟病醫療器械是近年來的熱門賽道,中國企業在三尖瓣、二尖瓣等領域已有具有國際領先優勢的自主研發產品初露頭角,但到目前為止,尚未有國產的醫療器械獲批上市,因此也成為眾多心血管領域初創醫療器械公司競相爭奪的一篇藍海。
在全球范圍,二尖瓣目前僅有雅培的緣對緣修復產品MitraClip獲得了美國FDA、中國NMPA和歐盟CE的批準,在全球完成超過15萬例手術。全球現有的三尖瓣產品也以修復為主,如愛德華生命科學的Pascal。
由于心臟三尖瓣解剖結構復雜,過去一直是外科手術一個痛點,亟需介入器械發展來提供新的治療方案。通過現在更符合解剖結構的三尖瓣產品的設計研發以及不斷改進的介入治療手段,很多原本無法接受外科三尖瓣治療的患者,未來也有可能被治愈。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增中度以上三尖瓣反流患者人數超過20萬,存量三尖瓣反流患者超過100萬,反流平臺期可長達10至15年,如果不接受治療可能有轉為心衰的風險。
今年5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團隊完成了3種創新醫療器械國內首例植入,其中有2款瓣膜器械產品都是由中國企業研發的,包括健世科技的一款經靜脈三尖瓣置換系統Lux-valve以及匯禾醫療的三尖瓣介入環縮系統K-clip。
Lux-valve也是健世科技離商業化最近的一款產品,盡管如此,相關臨床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該產品距離上市獲批還有很長的時間。
國家的集中帶量采購政策也加速企業朝著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方向發展,尤其是研發出適用于中國臨床特點的創新醫療器械產品。在結構心臟病領域進行產品研發的還有捍宇醫療、德晉醫療、紐脈醫療、科凱生命科學等初創型企業。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潘文志教授在2022年“中國結構周”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結構性心臟病瓣膜領域之所以成為創新的熱門賽道,一方面是因為瓣膜發病率高,而使用醫療器械治療理論上是可行的。另一方面,近十幾年來,經導管主動脈瓣膜(TAVR)療法創造了醫療器械的奇跡,愛德華因TAVR十年間估值長了10倍以上,資本期待其他瓣膜技術能復制TAVR的奇跡。”
在今年早些時候舉行的2022東方會(OCC)上,葛均波就預測,心臟瓣膜全介入時代最終將來臨,多款中國研發的瓣膜器械已經展現出應用前景。
葛均波牽頭的中國心血管醫生創新俱樂部(CCI)也在積極推動中國心臟瓣膜等醫療器械產品的發展,涌現出越來越多從醫生臨床出發,通過“醫工結合”創新,解決世界性手術難題的企業。例如捍宇醫療的二尖瓣ValveClamp就是由葛均波領銜團隊研發的該領域首個國產器械產品,并由中山醫院向企業進行轉化,該產品有望于明年獲得批準,而一旦批準上市,ValveClamp將填補結構性心臟病領域國產二尖瓣產品長期的空白。
潘文志還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國醫療器械創新應該從方便醫生使用的角度出發,現在我們已經有很多國內設計的醫療器械產品,與國外的設備相比更加好用,操作更加簡便易行,我認為一個好的醫療器械產品,應該具備簡潔的特點,既符合醫學原理,又富有實用性,這應該成為未來中國醫療器械公司努力的方向。”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