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已將遠東地區最重要兩大油氣項目運營權全部收回。
俄總統普京近日簽署了最新行政令,將“薩哈林1號”項目的運營權暫時交由俄羅斯石油公司的子公司“薩哈林海洋油氣-大陸架”管理,直至運營商的所有股份分配完畢,之后該公司的授權可能會延長。
公開資料顯示,“薩哈林1號”項目的當前運營商是埃克森美孚子公司埃克森油氣有限公司,持有項目30%的股份。2月底俄烏沖突爆發后,埃克森油氣有限公司以不可抗力為由宣布退出該項目。目前,項目的油氣開采已經完全停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隨著“薩哈林1號”運行商主體的變更,再加上稍早前已完成上述流程的“薩哈林2號”項目,俄遠東地區兩大主要油氣資源項目的運營權重新回到俄羅斯這一邊。
除了此前已退出的埃克森油氣有限公司,“薩哈林1號”的股東還包括俄羅斯石油公司(20%)、占股30%的日本薩哈林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公司(SODECO)以及占股20%的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ONGC)。因此,占比同為30%的日本企業如何表態頗受關注。
日本再提能源安全
對于“薩哈林1號”項目運營主體的變更,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9日表示,該項目對于日方確保原油進口多元化非常重要。“日本90%的石油進口依賴中東,目前已經達到95%,在這種情況下,從多元化的角度來看,‘薩哈林1號’非常重要。對于日本的能源安全和能源穩定供應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
俄政府最新法令顯示,在“薩哈林1號”項目運營權變更期間,外國股東有1個月時間考慮是否將保留在這家新公司的股份。選擇退出者將有資格獲得賠償,賠償會根據今年早些時候“薩哈林1號”暫停生產導致的潛在損失進行調整。
此前,在“薩哈林2號”項目運營主體變更過程中,參與該項目的兩家日企日本三井物產和三菱商社都沒有追隨歐美企業退出,而是選擇保留該項目中的股份。
對此,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藤生健告訴第一財經,這背后離不開日本政府的“用心良苦”。“日本首相岸田文雄3月在國會上就已明確表示了保持‘薩哈林2號’項目權益的方針,但面對的挑戰也不小。比如,企業方預計前景不明難以交涉而拒絕意愿強烈,(日本)國內效仿歐美企業退出的聲音也很高。”他說道,“但日本政府擔心液化天然氣價格再度上升,對于天然氣無法穩定供給的擔憂心理也在變強,因此堅持這一既定路線。”因此,對于此次“薩哈林1號”項目的前景,他認為,日企也會堅持既定做法。
公開資料顯示,“薩哈林1號”項目是俄羅斯開發的第一個大型國際近海大陸架油氣項目,擁有巨大的潛在可開采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項目于1996年開始投產,并自2006年起向日本輸送石油。 作為俄首個海上天然氣項目,日本從“薩哈林2號”項目中進口天然氣占比約為該項目的60%。東京電力公司、中部電力公司出資建立的火力發電站JERA是重要客戶;此外東京燃氣、大阪燃氣也基本上從“薩哈林2號”采購液化天然氣,廣島燃氣的能源有五成以上依賴“薩哈林2號”。
日俄未來如何合作?
藤生健告訴第一財經,日本政府和相關企業看準了薩哈林油氣田可以穩定地出產,甚至構想未來可在日俄間鋪設天然氣管道。
能源自給自足僅11%左右的日本其實對俄羅斯能源頗為依賴。除了上述兩大項目,日本也出資俄羅斯北極圈開發的項目,即“北極LNG2”項目。
藤生健舉例道,在“北極LNG2”項目中三井物產旗下企業出資比率為10%,不算太高,“但該項目天然氣年產量預計為576萬噸,其中1成可在2023年向日本出口。雖然總量并不多,但鑒于天然氣的開發技術和生產地點有限,對于日本也頗為重要。不過,由于俄烏沖突,(該項目的)開發在最終階段幾近停滯。”他表示,日本政府此前也對該項目明確表示不退出,因為很難保證有替代方案。
“2011年福島發生核電站事故,日本國內絕大多數的核電都停滯了,日本陷入深刻的能源危機。”他說道,“安倍政府時日俄關系有所改善,上述構想也取得一定程度的進展。但是近來,日本國內政商界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有很強的回避意識。”
此前,日本政府表示將向該國最大的電力生產商提供價值高達1300億日元(約合9億美元)的貸款用于購買液化天然氣,這是日本政府為避免今冬出現嚴重燃料短缺所做的最新努力。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