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今天(27日)發布的有關聲明稱,民航行業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民航企業應在保障安全底線的前提下,堅持創新驅動,提升專業化水平,加強清潔能源的應用,為旅客提供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的民航運輸服務。
這份題為《中國航空運輸協會聯合會員航空運輸企業發表關于在航空運輸環境保護領域采取積極措施的聲明》同時表示,“航空排放治理應避免對發展中國家發展國際航空形成歧視”。聲明認為,國際現行實施機制以及一些國家提議與全球氣候治理原則不符,與各國享有平等發展國際航空權利的原則不符。
“中國航協就航空碳排放代表中國航空運輸業發表聲明,強調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原則,這也符合我國政府的一貫立場。”中國航協秘書長劉樹國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是以民用航空公司為主體的全國性社會組織,現有會員航空運輸企業47家,占中國航空運輸總周轉量的97%,占全國航空二氧化碳排放總量95%。
資料圖 攝影/章軻
“十三五”期間,中國民航業減排行動成效顯著,航空運輸單位周轉量油耗和碳排放連續下降,處于歷史最優水平,在全球主要航空大國中處于領先位置;運輸機隊結構持續優化,支撐了燃效水平提升。
劉樹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已明確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即要求發達國家承擔排放量絕對削減責任,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有減排義務但不量化。
“在碳減排問題上,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是我國一貫以來的基本立場。”劉樹國說。
上述聲明介紹,現行國際航空碳抵消和減排機制(CORSIA)其實施路徑和標準并未嚴格遵循氣候變化大會決議指導原則,未體現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聲明介紹,由于發展中國家國際航空排放增速與增量高于發達國家,按照現行CORSIA實施路徑和標準,發展中國家國際航空每噸碳排放需承擔的抵消責任和抵消支出比增長率較低的發達國家明顯更多,致使發展中國家承擔更多減排責任和支出,形成對發展中國家發展國際航空的歧視性扭曲市場。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