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海關總署8月份全國出口商品貿易環比指數,與家用電熱器具相關的品類價格指數已經上漲至114.9,是今年以來的最高值。
跨境電商平臺敦煌網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全平臺來看,今年第三季度,取暖或加熱產品的交易額同比增長了40%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買家來自正在遭遇能源危機的歐洲。
(資料圖)
一位從事中歐班列運輸的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有一些工廠客戶已經反映了歐洲對取暖用品需求的增加。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3~7月,德國進口了70.03萬個取暖爐,其中近三分之二來自中國,價值約1.206億歐元,這比一年前增加了8.4%。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的數據則顯示,今年前7個月,電暖器和電熱毯的出口量規模迅猛擴張,電熱毯的增速高達97%。
住在德國北部城市的Angela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她身邊的朋友基本都已購買電熱毯,她自己也買了兩條。
為過冬做好準備
Angela對記者稱,德國的天氣直到次年5月還會有點冷,最冷的季節是12月到2月。德國社會正想方設法節省能源使用。
“往年,從10月份起,周五下午的正常下班時間是下午兩點,但沒有強制要求關閉辦公樓。但現在我們接到了新的通知,周五下午二點以后辦公樓要關閉,因為只要有人在就要開暖氣,人數太少的話就不劃算了。”Angela說,另外,她所在的公司通知稱,10月起洗手間也將停止供應熱水。
能源價格高漲讓歐洲人開始尋找天然氣供熱的其他替代選擇。
在英國,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四分之一的人計劃在這個冬天不開暖氣。盡管英國的天然氣并不依賴俄羅斯,但歐洲大陸能源短缺的市場影響已經發生外溢。截至7月的一年中,英國天然氣價格上漲了96%,電力價格上漲了54%。
Angela說,根據她和天然氣公司的合同,10月后天然氣的使用價格上漲幅度為62.5%。“一般來說,我們天然氣的使用額大約平均一個月80歐。”她解釋道,“開暖氣需要把整個房間都加熱,開電熱毯肯定要便宜很多。萬一天然氣太貴,可能也需要盡量少開,那有電熱毯冬天就會暖和一點。”
市場情報公司GFK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至少有60萬臺加熱器在德國售出。與去年同期相比,德國人購入的加熱器數量增加了35%。
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留學的小章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荷蘭的天氣已經很陰冷,一周最高溫也不過十攝氏度左右。“對我們學生來說,供暖額度不能放開用。學校說鑒于今年冬天的天然氣價格,來學校集中取暖的人數會直線上升。”小章稱,“如果我們自己放開用,來年支付的暖氣賬單可能要到4000~5000歐。”
小章說:“我爸昨天才說給我買一條電熱毯托運過來。”
從事歐美專線物流業務的SD集運公司負責人夏川建對第一財經稱,目前確實有電熱毯和暖寶寶這樣的取暖產品在向歐美地區寄送。“我們前兩天就發出了這類商品,有一位客戶直接寄出了三張電熱毯。”夏川建說。
看到深圳的同行發布了電熱毯熱銷歐洲的消息后,夏川建也趕緊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打起了廣告。他稱:“對很多留學生來說,如果通過國外的一些電商平臺購買商品,第一可能費用較貴,第二可能購買到的也是中國的產品,所以通過集運的方式向歐美寄送的人也有很多。”
取暖用品熱賣
在英國,英國家用電器商店Lakeland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電熱毯的銷售量幾乎是2021年銷售量的13倍。該商店的一位發言人稱,有些系列已經售空。“在8月出現熱浪天氣的情況下,前半個月的電熱毯銷量已經比整個1月多了65%。”這位發言人表示,“可以看到人們正在為能源價格上漲做準備。”
瑞士零售商Microspot和Interdiscount今年的便攜式電暖器銷售量與2021年相比也增長了300%。這兩家公司在7月份賣出的電暖器創了紀錄。
瑞士電子商店Brack.ch的發言人稱,雖然不便透露確切數字,但今年銷售的加熱器數量增加,每月的數量在“幾百個”。該發言人稱,其中大約三分之二的加熱器由消費者購買,三分之一由企業購買。“我們的推測是,在瑞士,預計冬季會出現天然氣短缺。因此,可能一些人和一些企業做好了準備,以防萬一,在冬季取暖時有必要改用其他能源。”該發言人稱。
“現在因為天然氣漲價,大家為了取暖開始考慮安裝太陽能或者地熱泵。但我同事說,即使現在下了訂單,也還要等幾個月。”Angela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德國現在一些人已經定了冬天去海外度假,比如在土耳其有很多四星級或五星級食宿全包的酒店。我們也在定春節期間的行程,西班牙大加納利群島那邊很受歡迎。”
但Angela也說,今年冬天恐怕對許多德國老年人不太友好。“德國有很多老人退休金很低,日子并不好過。”她說。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