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伏硅料龍頭通威股份(600438.SH)正式官宣斥資約40億元,投資其在江蘇鹽城市的25GW高效光伏組件項目。
目前,通威股份在光伏產業主要涵蓋上游硅料以及中游的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已經布局硅料、電池片和切片等業務。2022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3.39億元,同比增長127.16%;實現歸母凈利潤122.24億元,同比增長312.17%。
對于此次向下游組件拓展,通威股份表示,此舉是公司順應行業發展趨勢,適當拓展組件環節,有利于充分發揮自身在高純晶硅和太陽能電池領域的領先優勢,形成更具競爭力的光伏產業結構,持續為產業鏈合作伙伴提供優質優價的高純晶硅和太陽能電池產品的同時,也為終端用戶輸出高性價比的組件產品,進一步保障公司光伏業務的穩健發展。
(資料圖)
25GW的組件生產規模并非小數。以去年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來看,隆基綠能(601012.SH)以38.52GW的單晶組件出貨量位列全球第一,晶澳科技(002459.SZ)與天合光能(688599.SH)的組件出貨量分列第二、三,出貨量分別為24.8GW和24.53GW,晶科能源(688223.SH)位列第四,組件出貨量為22.23GW。
而在一個多月前,通威股份就因“超低價”預中標組件大單,擾動了光伏組件板塊。8月17日,通威股份以1.942元/瓦的最低報價預中標華潤3GW組件集采項目。據華潤電力公示的名單,該批次的光伏組件集采中標候選人為通威股份、億晶光電(600537.SH)和隆基綠能三家企業。通威股份作為第一中標候選人,投標單價最低,為1.942元/瓦,價格遠低于第二和第三中標候選人的1.995元/瓦和2.020元/瓦。
受通威股份可能進軍光伏組件領域消息的影響,光伏組件股8月19日盤間股價集體“跳水”,當時業內戲稱光伏組件廠都“嚇壞了”。彼時,國聯證券認為,通威股份以低價預中標華潤電力3GW集采,將對國內現有組件競爭格局產生影響,有望削弱周期效應,步入長期邏輯,而二、三線組件廠產能加速出清。
如今,通威股份“砸錢”擴產組件的消息官宣,將加劇組件行業的“內卷”,擾動國內光伏組件企業的競爭格局。
“不同于上游硅料,組件環節其實沒有很高的技術含量,壁壘性不強,所以未來一段時間內光伏行業可能還要更‘內卷’,洗牌后再歸于正常。”一位光伏業內人員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個月華潤集采時,通威給出的招投標單價報價比隆基低了7分8厘是非??植赖模驗槲覀冃袠I里其實很少看到招投標單價差距超過5分錢的,也就是說通威入局組件之后,這個行業又開始內卷了。”
東興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通威股份以入局低價國內市場,將壓縮組件環節新進入者的盈利空間,短期利空二三線組件企業,長期也將影響一線的競爭格局。“通威股份通過近幾年積累的豐厚的硅料利潤,向后一體化延伸組件的戰略已較為清晰。”
一家A股上市的光伏組件企業高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光伏組件廠商出于控制成本的意圖,往上游去做一點硅片、硅料是可以理解的,而通威作為上游硅料供應廠商去擴產組件,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可能是想控制利潤波動,但是其他的下游廠商是否繼續讓通威再享受高硅料的紅利就不好說了,因為業內預期明年硅料的價格會降下來。
而要想在國內外光伏組件市場擴大競爭力,僅憑“低價競爭”或許也還不夠,光伏組件產業低毛利率、重視渠道品牌效應的行業特點都是其將要面對的。
從毛利率表現來看,光伏組件廠商長期處于兩頭擠壓中,議價能力低。第一財經記者梳理A股組件龍頭企業上半年的銷售毛利率發現,隆基綠能以不及20%(17.61%)的綜合毛利率排名第一,而排第二和第三位的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的組件銷售毛利率不足14%。今年上半年以來,硅料環節連續漲價更侵蝕了組件環節的毛利表現,各家組件廠的毛利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早幾年某家頭部的光伏企業也是斥資擴產到組件環節,其實當時也是用了上游的利潤來補貼下游的組件業務。在海外市場的布局上,一家組件企業要想建立品牌和渠道優勢,其實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沉淀,不是短期一兩年內能做到的。從銷售端來看,光伏組件業務一般要提前6~9個月接觸客戶,加上和海外客戶的合作信任度需要時間建立,所以我覺得短期內,通威做組件的壓力還是有的。”上述高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