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前,長江沿岸各地將完成監測、溯源等一系列整治,確保將所有排污口都“管起來”。
在生態環境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今天(23日)召開的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推進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表示,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是持續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的重要手段,是鞏固提升“十四五”水環境質量的現實需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2019年開始,生態環境部將排污口整治與推動國家區域重大戰略相結合,開展了長江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共排查出長江干流和9條主要支流入河排污口60292個。
翟青說,整治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也進入了深水期,暴露出一些難點,后續務必直面挑戰,加強截污治污工作,解決污水溢流直排等突出問題。
推進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設施發展司副司長周小棋也介紹,當前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還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長江入河排污口量大面廣、布局分散,整治難度大、工作任務重;部分地方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配套管網短板突出,污水得不到有效收集處理,導致污水溢流直排;還有部分地方未落實排污口整治管理要求,部門協同合作不夠,工作推進不力,影響了整治效果。
日前印發的《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要求,以長江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目標,強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精準治理,全面推動沿岸入河排污問題整治,重點加強截污治污,切實解決長江沿岸污水違規溢流直排等突出問題。
長江入河排污口現場排查現場。攝影/章軻
《行動方案》明確,2022年底前,各地要完成監測、溯源、建臺賬、樹標牌、印發整治方案,確保將所有排污口都“管起來”;2023年底前,完成70%整治任務,截污治污取得階段性成效;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整治,切實解決污水溢流直排問題,形成責任明晰、設置合理、管理規范的長效監督管理機制。
《行動方案》提出,在“十四五”期間夯實排污口監督管理基礎。在長江經濟帶11省(市)63市(州)的整治范圍內,落實10項具體任務,包括建立整治工作臺賬,統一命名編碼,全面開展監測,實施污水溯源,編制實施整治方案,完成樹標立牌,規范入河排污口設置,強化截污治污,嚴厲打擊違規違法行為,打造整治樣板。
第一財經記者從推進會上了解到,下一步,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將聚焦城鎮污水、農業、工業等重點領域,徹底排查整治各類污水排口,嚴厲打擊污水直排等行為,確保達標排放。同時,強化標本兼治,加強截污治污,將排污口整治與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綠色發展、工業產業布局優化調整結合起來。
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等17部門本月聯合印發的《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方案》明確要求,由生態環境部牽頭,水利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等參與,深入推進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深化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改革。
“入河入海排污口是流域、海域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節點。”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表示,排污口排放“臭水”“黑水”“彩虹水”一直是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水環境問題,排污口監督管理改革抓住了水污染治理的“牛鼻子”,為“站在水里看岸上”,推動水陸統籌、以水定岸提供了契機。
王金南建議,“受納水體—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單位”全過程監督管理體系,下一步應按照先行先試、攻堅克難的思路,進一步鞏固工業排污口、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污口監督管理基礎,探索農業排口、城鎮雨洪排口等有效監管措施。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