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0日,伴隨著錫裝股份(001332.SZ)的上市,深市主板上市公司數量正式達到1500家,總市值超過22萬億。
深交所數據顯示,板塊公司總體營業收入近十年復合增長率13.50%,總體凈利潤復合增長率11.78%;2021年實現總營業收入15.68萬億元,凈利潤7416.87億元。
三大行業占比高
(相關資料圖)
2022年上半年,1500家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7.75萬億元,同比增長6.14%。其中,1,179家公司實現盈利,占比接近八成,675家公司盈利增長,384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速超過30%,1463家非金融企業實現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合計5063.79億元,同比增長19.07%。
藍籌企業是深市主板的主體,比如美的集團(000333.SZ)、比亞迪(002594.SZ)、萬科A(000002.SZ)、格力電器(000651.SZ)、京東方A(000725.SZ)、順豐控股(002352.SZ)等。
截至9月16日,深市主板總市值達到22.01萬億元,市值超千億上市公司34家,行業規模龍頭企業131家,科技龍頭企業47家,世界500強公司和中國500強公司分別達6家、137家。
深市主板不僅是大型藍籌企業的聚集地,同時,也匯集了一批在自身賽道保持獨到優勢、技術領先、成長性顯著的細分行業領軍企業。
深市主板市值低于200億元的公司中,有334家公司近5年業績復合增長率超過20%,其中包括國內工程機械首家上市公司柳工(000528.SZ),中國三大銅工業有色金屬企業之一云南銅業(000878.SZ),國內生產速凍食品最早、規模最大的企業三全食品(002216.SZ),國內最大的氯代吡啶類農藥及草銨膦原藥的生產企業利爾化學(002258.SZ),近5年業績復合增長率高達107.56%的先進高分子復合材料企業雙星新材(002585.SZ)。
從行業分類來看,深市主板在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三大領域,分別擁有企業家數376家、279家、142家,分別占板塊整體的25.07%、18.60%、9.47%。
其中,深市主板先進制造業企業囊括了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設備等產業,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合計2.31萬億元,實現凈利潤合計2,061.74億元,同比增長20.04%。
在數字經濟方面,2022年上半年,深市主板142家數字經濟企業實現盈利增長,58家公司凈利潤增幅超過50%,73家公司研發強度超過10%。
另外,在我國深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產業快速發展,142家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合計870.37億元,同比增長58.57%,遠高于板塊整體水平。
加速優勝劣汰
2021年4月6日,深市主板與中小板合并,是深交所持續深化存量市場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深市主板時隔21年恢復發行上市功能,市場包容性更強,能夠更大范圍、更大力度和更高效率支持優質企業上市發展,為企業提供全方位融資服務。
兩板合并以來,深市主板共計發行完成IPO53單,實現融資金額共計396.70億元,有12家公司IPO融資規模超10億元,除深市主板第1500家公司錫裝股份外,還包括康冠科技(001308.SZ)、大中礦業(001203.SZ)、慕思股份(001323.SZ)、中鐵特貨(001213.SZ)、東瑞股份(001201.SZ)等。
注冊制改革是完善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總綱,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牛鼻子”工程。“十四五”規劃和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都對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作出明確部署。兩板合并實施以來,深市主板市場總體運行平穩,全面推行注冊制的市場基礎得到夯實。
另外,深市主板不斷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嚴把退市執行關,著力暢通“強制退、重組退、主動退”等多元化退出渠道,2019年以來,深市主板退市公司數量達55家,占深市退市公司的77.46%,其中因觸及財務或面值等指標而強制退市的有36家,通過吸收合并、重組等主動退市的有19家,僅2022年以來,已有18家主板公司退市,其中強制退市16家。
同時,2022年以來,ST平能、廣宇發展等上市公司通過吸收合并、重大資產置換主動退市,實現了優質新能源資產上市與低效資產剝離。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