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司長喬躍山在“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主題第九場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表示,要加快修訂完善光伏標準體系,推進光伏組件回收利用、碳足跡核查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實際上,這并非相關政策部門首次提及光伏組件的回收利用。8月25日,工信部發布了《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該《意見稿》將“發展先進高效的光伏產品及技術”列為重點之一,要求加快構建光伏供應鏈溯源體系,推動光伏組件回收利用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24日,工信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了《關于促進光伏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的通知》,要求加強光伏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碳足跡核算,加快廢棄組件回收技術、標準及產業化研究。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一般而言,光伏組件的壽命在25年左右。光伏組件除了玻璃和鋁等可回收的材料外,還包含銀、鎵、銦等稀有金屬,因而如果光伏組件報廢之后不進行回收處理,將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污染。
針對推進國內光伏組件回收,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副秘書長胡麒牧告訴今天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太陽能電池板有生命周期,只要積蓄到一定年限就開始成批量報廢,從而進入發展循環經濟的時間窗口,光伏龐大的產業規模為回收循環的實現提供了物質基礎。第二,我們說光伏本身雖然是清潔能源,但是產業鏈上游例如硅基材料的合成過程是高能耗的。相較重新從硅鹽中提取化合物,采用回收的已經提純好的太陽能電池板作為原料回爐重造,在工序和能耗上都能有所減少,降低成本的同時也減少碳排放。”
“目前光伏產業鏈原材料價格的暴漲,實際上不利于一個產業的大規模發展。這種背景下,我們通過光伏太陽能電池板的回收利用來替代上游的硅材料。在經濟學上,回收利用是一種替代供給,能夠擴大光伏產業上游原材料的供應,即有利于平抑當前光伏上游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從而降低成本。”胡麒牧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除去上述經濟和能耗效益,廢棄光伏組件的回收市場需求巨大。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到2050年,全球將有近8000萬噸,約43億塊報廢光伏組件需要處理。
而我國作為占全球90%以上的市場份額的光伏出口大國,退役和廢舊光伏組件的回收利用需求不言而喻。
2021年,我國光伏產業鏈的主要環節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分別達到50.6萬噸、226.6GW、197.9GW、181.8GW,產量全球占比超過70%,光伏新增裝機54.88GW,連續9年位居全球首位。
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預測,從2025年起,我國將開始大批量產生退役光伏組件,2030年廢棄光伏組件將達到150萬噸左右,2050年將達到2000萬噸。
“目前,國內光伏組件的回收標準以及行業的技術暫時還沒有統一。”一家A股光伏上市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國外光伏組件回收相關標準出臺得會更早一些,這也是取決于光伏行業的發展歷史。國內的光伏市場是2011~2012年,歐美對我們進行‘雙反’調查之后才發展起來的,從那個時間往后推二十幾年,也就是預計2030年后,一批光伏組件會開始顯現出功率的下降。”
“為了應對未來光伏組件大規模的‘退役潮’,環保回收處理將成為一個需要解決的行業問題。”上述企業負責人補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國外光伏起源較早,相應地更早確立光伏組件的相關回收政策。
2014年2月,《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簡稱WEEE指令)修訂版在歐盟全面正式生效。該指令第一次將光伏組件納入指令范圍,規定報廢的光伏組件和家用電器作為一類產品需要進行強制回收處理。
相配套地,歐盟成立了行業組織PV Cycle、CERES Cycle,接受世界各國機構、組織、企業成為會員并按市場份額收取會費。會費主要用于光伏組件的回收與集中處理,以幫助相關制造企業達到歐盟對廢舊光伏組件處置的強制要求。
2019年起,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亞利桑那州、佛羅里達州等州也陸續將廢棄的光伏組件納入“通用廢棄物”管理范疇。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