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市場被投資者情緒攪得火急火燎,從連漲到大跌,幾乎無縫轉換。這源自美國勞工部發布的一個數據。
【資料圖】
這個數據就是美國8月通脹。令市場不安的不是CPI同比增長8.3%,而是核心CPI環比增長0.6%,環比折年率計已突破7%,這讓通脹見頂論不攻自破。
市場對美國通脹反應如此激烈,直接原因是2008年以來,投資者習慣了在寬松貨幣流動性下配置資源,盡情追逐扭曲的風險價格,且將更多資源配置到超越其風險偏好的領域,而一旦美聯儲結束扭曲操作,把貨幣政策從扭曲拉回到正常狀態,誰配置了超越自身風險可承載能力的敞口風險,誰就會暴露在攻擊之下。
而其根本原因則是全球主要國家面臨經濟增長范式不可逆的轉換,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被主要經濟體捧為佳肴的“凱恩斯刺激+貨幣主義”等積極干預范式,正在向保守主義的少干預、小政府進行不可逆的范式轉換。
9月13日,美歐股市、債市、大宗商品等出現大幅下跌,美元指數上漲等,并非是一種突如其來的通脹沖擊,而是一種基于情緒交易的市場噪聲表達,就如同上周全球主要金融市場的連續上漲是市場噪聲表達一樣。
通脹歸根結底是貨幣現象。為此,美聯儲9月議息會議上,不論是加息75個基點,還是100個基點,都不是關鍵。隨著9月美聯儲翻倍縮表,收縮基礎貨幣基數,加息壓低貨幣乘數,提高投資者的風險意識,未來全球將面臨美元流動性緊縮風險,市場需防范的是全球美元流動性緊縮風險,及全球風險資產的價值重估。
全球美元流動性緊縮對各國的影響,以中心向外圍擴展為時序,目前已率先在美元、歐元等金融市場產生風險資產重估,隨后將向開放準入的新興市場蔓延,再后是不完全開放準入的新興市場國家等。而且,全球美元流動性緊縮所帶來的破壞性,隨時間呈乘數效應擴散,即美元流動性沖擊越靠后,其所承擔的風險就會越大。
同時,美元流動性緊縮沖擊與國際產業鏈供應鏈重塑疊加,會帶來風險和成本分布的不均衡,國際產業鏈供應鏈重置的目的地,將具有較強抗風險能力,而產業鏈脫鏈的地區會面臨雙重傷害。
面對美元流動性緊縮風險,當前中國要積極做好應對準備。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將保外匯儲備和美元現金流為王放在核心地位,因為人民幣貶值只是一個價格變動問題,匯率波動空間足夠大,就能為應對美元流動性緊縮提供有效的緩沖區。
其次,必要時可收緊資本項目管理,抬高資本跨境流動成本。盡管收緊資本項目管理不能有效避免資金外流風險,但會增加跨境流動的成本,減緩對中國金融市場的沖擊。
善謀者謀勢,不善謀者謀術。當前全球美元流動性緊縮是一種勢,善導這種勢,避免其傷及己身,才是當下的關鍵。而要善導這種勢,就要避免被情緒遮望眼,明晰美國和全球經濟應不會陷入深度衰退,一旦貨幣政策回歸矯正了市場對風險的扭曲定價,全球經濟會人面桃花相映紅。因此,保持經濟對內對外的開放自由,是應對一切問題的核心。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